离开神圪垯已快要两年,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片神奇的土地总会悄然在我的脑海中氤氲开来,像是被时光的轻纱笼罩,时而清晰可见,时而又隐于记忆幽深处,似有若无。总想着哪一天再回去一趟,重温昔日的温暖与美好,探寻岁月在它身上镌刻下的新故事。
第一次来到神圪垯是2018年,彼时,作为单位扶贫工作队队员的我只是按部就班地做着入户调研的工作,并没有想过我们之间的羁绊会如此深沉。犹记得那天铅云沉沉,寒风刺骨,正是下大雪的前兆。我对神圪垯的初印象并不好,小小村落散落于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的大山中,寂静荒凉无人问津。这里自然条件恶劣,耕地不多,水井匮乏,村民生活困苦不堪,在贫困的阴霾长久笼罩下毫无生气。
好在,时间给予了我们新的答案。
神圪垯真的很“神”。不仅有神奇的传说,也在脱贫过程中找到了神奇密码——不懈的拼搏奋斗铸就了重生之机。如今的神圪垯,已然探索出了一条别具匠心的乡村旅游新路径,彻底扭转了困窘局面,向着小康农村与幸福家园的美好愿景大步迈进。
当我再次踏入这片土地,缓缓穿行在苍茫而又古朴的黄土高原上,那一刻,内心深处涌起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兴奋。或许是阔别太久,有些“近乡情怯”,或许是沿途偶遇新景象新变化,生出了疑似“物是人非”的感怀,岁月变迁,唯一不变的是这座美丽乡村始终如一地散发着的独特魅力。
要介绍“神圪垯”,要先从村名里的“神”字说起。在神圪垯村,祖辈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清朝年间,因为村里康姓居多,这个村叫作康家庄。光绪初年,村里准备在大庙岭修建一座庙,在选址地正要上香动土,忽然林中窜出一只雪白的狐狸,从供桌上叼走了庙签,众人紧跟狐狸身后,发现它将庙签衔至康家庄后的山圪垯上,就消失不见了。村民觉得神仙显灵,必有吉相,便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庙,康家庄也从此改名神圪垯。百年以来,沧海桑田,村里的人们一直过着平安祥和的生活。
这就印证了那句古话:“一生无大事,神仙守安居。”
车路过沟底,一闪而过的是乡村质朴的笸箩牌坊,左右两边奇石耸立,像是庄严列队在此欢迎我的到来。笸箩是农村常见的盛谷物的器具,用柳条或篾条等编成。在这里,村民用粗树枝搭建出高高牌坊,与黄土山梁浑然一体,中间悬挂的每个笸箩里都放着一个字,组合以来就是“神圪垯”。这样的设计颇具农耕特色,寄寓丰收的美好愿望,展现了神圪垯的气质,也给过往游客留下古朴自然的第一印象。
车行至村口,抬眼望去,沿着起伏的山梁建起了一座座独特的建筑。山峁上屹立着一座圆形建筑,造型很像福建的土楼,不同的是这座土楼是封顶的,不具备群居功能,只是一座村史陈列馆。这里通过摆放实物、图片、讲解展板、播放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神圪垯乡村记忆。这座村史馆,在学者眼中是乡村的“文化自觉”;在村干部看来,是告别贫困、记住艰辛的见证;在村民眼中,是存放村子里家乡气息之地;在游子心中,是“乡愁”的味道。
车停在老街,我们决意徒步游览,神圪垯的美可谓是每一步皆成一景,每一景皆蕴故事。一座座院落风格独具,却又彼此勾连贯通,形成一道别具一格、不可多得的绝美风景线。唯有置身这片土地中,用脚步去细细丈量,方能体悟到别样的况味。
从老街开始踱步,穿梭在斑驳陆离泥砖墙,踩着光洁如镜的石板路,仿若踏入一条时光回廊。此刻虽值寒冬,行人稀落,但在我的记忆里,尤其是暑夏的傍晚,这里总是人头攒动,好不热闹。烤馍的麦香,羊杂汤的醇厚,荞面碗团的风味,浓郁的人间烟火气弥漫不散。吕梁特色佳肴皆承载着黄土地的风土人情,蕴含着百姓的生活智慧,美食老街,实乃神圪垯村一张鲜活名片。
走出老街,向上绕行至一座独立的现代民居院落。这种院落外围的砖墙厚实稳重,阻隔了外面摩肩接踵,熙来攘往的嘈杂之声,院前横卧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不忘初心”,周围种着一片竹林和花海,使宅内更加相得益彰,形成一种安宁恬静的生活环境,又因依山而建,极目远望,空旷辽远,美景一览无余。
站在院落前,右侧山间的一座四合院。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印象十分朴素。这座四合院名曰“东来院”,有紫气东来之意。左侧山峁之上,几座民居环绕着土楼,土楼之下,是一座新修葺的土窑洞,那是村民郭成柱的家。神圪垯村的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靠崖窑”,这种窑洞依托厚厚的黄土层,从横断面挖进去,挖成洞状,在洞壁里面抹层黄泥安上门窗,即可住人。条件好些的,用一层砖砌在洞外面,称为“夹壳”。这种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神圪垯啊!宛如一座远离尘世的宝藏之地,其间美景星罗棋布,目不暇接。从静谧雅致的旦初园到岁月可见的神圪垯大戏台,从满载回忆的乡村记忆馆到踏响先辈们奋进足音的长征广场,还有那寓意着丰衣足食的瓮墙,尽显质朴智慧与对美好的祈愿的石墙,以及韵味十足的徽派建筑文化墙,都为这片黄土地增添了别样的风采与浪漫。
参观完神圪垯建筑群落后,我们沿路折返回村口,一座庄严肃穆的吕梁英雄纪念馆赫然矗立眼前。
近年来,神圪垯矢志不渝地将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神圪垯重点打造的红色文化景区,也是吕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轻轻推开院门,吕梁英雄纪念碑耸立正中,好像一位坚毅的守护者,默默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荣光。目光移转,右侧是整面的“吕梁英烈”墙,石刻上的名字是每一位为吕梁这片热土英勇捐躯的英雄。我们在数千个名字中找到了一个叫作郭兴和的英雄,据说,他是神圪垯村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在汾阳参加战斗不幸牺牲,时年仅仅19岁。
院落左侧是吕梁英雄纪念馆主体建筑。踏入英雄纪念馆,一幅气势恢宏的巨幅山水画扑面而来,生动描绘了吕梁儿女奋勇抗战的热血场景,硝烟弥漫处,是他们不屈的脊梁和坚毅的面容。继续深入馆内,这里详实展示着近百年来吕梁英雄儿女波澜壮阔的抗争历史,从早期的革命萌芽到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再到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每一段历程都饱含着热血与牺牲,每一个事迹都可歌可泣。一幕幕壮烈的画面、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无不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涌起无尽的震撼与敬仰。
从吕梁英雄纪念馆步出,我们神圪垯之行也渐近尾声。同行的朋友满脸震撼,由衷地感叹这片土地时刻迸发的奋斗精神。我暗自思忖,这或许正是神圪垯的“神”之所在。正是凭借着这股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力量,神圪垯一路披荆斩棘,跨越无数艰难险阻,方才缔造出令人赞叹的成就,在吕梁乡村旅游的浪潮之中,成为一面熠熠生辉的旗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