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汾阳

汾阳市冀村镇南浦村

抓实“四个强化” 推进移风易俗见成效

本报讯 近年来,汾阳市冀村镇南浦村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村规民约为制度基础,运用“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的工作方式,着重抓实“四个强化”,有效开展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有效培育文明乡风。

强化专班攻坚,专班推进纵深落实。南浦村紧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目标任务,以红白理事会常态化运行为依托,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落脚点,专班推进,狠抓落实。在由冀村镇党委牵头组织,南浦村“两委”班子成员号召,村民代表积极参与,多次召开党员座谈会、村民代表会就南浦村移风易俗问题展开激烈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如今,该村红白理事会不断完善,每月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总结经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按照“党委主导、村级主办、群众主体”的原则,镇村两级干部通过走访入户、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党员会议等方式,结合南浦村实际,将移风易俗、剔除陈规陋习纳入村规民约,确保村规民约接地气、得民心。通过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切实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真正让老百姓脱离“人情债”,沐浴“文明风”。

强化制度约束,划定规矩以求方圆。为革除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铺张浪费、随礼泛滥等歪风陋习,完善制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等民约,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继恩带领党员干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做表率,倡导白事在3天内结束,节约操办成本,减轻群众负担。如今,“依靠红白理事会,红事白事不浪费”已经成为南浦村全体村民的共识。同时,南浦村还实行党员干部红白事报备制度,党员全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并严格执行。此外,红白理事会对群众办酒席等事情做到上门提醒、常态做工作,事前事后积极主动参与介入,不断强化制度约束。

强化引领作用,以身作则化解矛盾。南浦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继恩与理事会成员敢于亮态度做表率、当模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争取村民理解和支持,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同时,在该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制定了一条规矩并坚持执行:在白事上,由理事会成员亲自送逝者入土为安,以表达对逝者尊重,此举感动了村民们,从此之后反对陈规陋习、大操大办,提倡文明、节俭新风的生活方式在南浦村逐渐盛行。

强化宣传引导,润物无声浸润人心。南浦村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方式,通过悬挂横幅、手册发放等方式,设置村规民约专题版面,以微信网格群、农村广播、宣传栏为矩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辖区内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氛围。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村民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该村还组织举办“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评选活动,大力宣传报道文明户的典型事迹,在全村倡导孝老爱亲、勤劳致富、移风易俗等良好社会风尚,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争先进、创文明、树新风成为全村人的自觉行动,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形成长效机制、树立文明新风,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不断提高全体村民道德水平。

下一步,南浦村将继续在红事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引导抵制大操大办、挥霍摆阔、高价彩礼等现象,在白事方面持续巩固已有的做法,持续宣传厚养薄葬,并参考借鉴临县城庄镇追思会做法,探索“播放哀乐、宣读逝者生平、鞠躬告别”为主要内容的“追思会”丧礼新模式,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强化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