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海砚
从市总工会下发的《关于开展市直机关职工子女寒假托管服务的通知》中不难看出,该服务不仅就托管对象、托管时间做了详细说明,而且细化了托管服务的内容,包括午餐午点、午睡服务,更囊括班级设置和课程设置。
从这些细节中也可以看出市总工会事先做了不少准备。这样的事先工作体现的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他们没有简简单单地把工作当工作,不是单纯地考虑推进工作,想得更多的是怎么能更好地完善工作,想得到更多的服务实效。
从“设置大班、中班、小班、托大班各一个。人数不足10人,将设置混龄班。”到“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一日活动皆游戏’理念,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开设乐高、幼儿围棋、绘画、奥尔夫音乐、建构、幼小衔接课程等。”通知中的这些具体内容让家长们一看就安心、放心。
我们知道,假期托管是为了解决假期“看护难”而推出的服务举措,公益性和普惠性是基础。如何更好地体现这些特性,托管服务就不能只停留于“看护”,还需要探索特色课程和一些实践等内容,满足更多元的教育需求。
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对假期托管的期待,不仅是“有所托”,更希望“有所获”。这一点,按照这样“托得好”的形势看,市总工会一定会在这一次的服务中持续进行改进和改善,也会随着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健全,扩大假期托管服务覆盖面,不断提高服务品质,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度过一个舒心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