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人民银行吕梁市分行

“央评+再贷款”金融助企再添实绩

本报讯 (记者 李亚芝) 央行内部(企业)评级,是中国人民银行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非金融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的综合评价,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效率、拓展金融机构再贷款的合格抵质押品范围、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满足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要求有重要意义。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吕梁市分行持续推进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央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支持”信用链条在助力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效用。

突出精准性,支持小微企业。基于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的审慎性、前瞻性、全面性和独立性等特点,现有信用评级市场基本覆盖了小型、微型非金融企业,弥补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空缺,降低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实现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绿色、小微等普惠金融领域的有效支持。近日,山西柳林农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结果,获得再贷款445万元。资金投至柳林县发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贷款利率3.45%,有效帮助该小微企业获得资金,用于经营再生产。截至目前,吕梁辖内累计发放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13笔,金额7.59亿元。

突出协同性,构建联动机制。人民银行吕梁市分行立足辖内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再贷款需求,大力推进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工作。一方面,市分行征信管理科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联合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科,及时了解掌握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再贷款需求和信贷投放规模,定期开展对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系统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相关政策业务的培训,有效提升相关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以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方式走进企业、走进机构,了解评级实际需求,加强业务指导,确保地方法人机构通过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加强流动性管理。

突出广泛性,扩大评级覆盖面。2024年上半年,根据《人民银行二代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系统数据采集规范》要求,人民银行吕梁市分行在报送制度上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明确了报送的范围、口径和填报规则,指导辖内22家地方性金融机构逐步完成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系统切换,实现企业评级相关数据通过接口进行批量报送,提高了报送效率和数据质量。截至2024年12月,辖内地方性金融机构累积上传企业信息1126户,经上会定级的企业843户,其中评级结果为“可接受”及以上的企业722家,评级通过率8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