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冯凯治 通讯员 梁赟) 近年来,交城县水峪贯镇充分运用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三把绿色“利剑”,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与监管举措,规划统筹生态修复与建设,稳步实现“三长制”促“长久治”目标,共同守护了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与资源安全,为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铺就了坚实底色。
成立专项领导班子,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负责人,统筹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工作,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整合与统一调度。明确工作职责,制定详细的责任清单与考核指标,将“三长”工作成效与绩效挂钩,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构建镇、村、组三级联动网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部门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日常巡查与动态监测,各级林长组织护林员加强林区巡查,河长带队对河道进行常态化巡护,田长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对森林火情、水质变化、耕地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同时整合林业、水利、农业农村、环保等执法力量,针对乱砍滥伐、非法采砂、占用耕地等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惩处力度,形成强大威慑。
规划统筹制定“三长制”一体推进的生态修复与建设总体规划,将造林绿化、河流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结合,利用西冶川水源所在地优势,改善灌溉条件与修复河流生态相互促进。
广泛宣传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与工作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与参与度。通过开展“植树添新绿 不负好春光”主题植树活动、防汛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森林防火培训等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水峪贯镇将继续深化“三长制”一体推进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良田永驻,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