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辰龙岁末,巳蛇将至。梅开季节,临春沐雪。1月9日,吕梁知名须生演员范冀萍、王志秀拜晋剧马派艺术传人李月仙为师仪式在省城太原举行。李月仙老师的大弟子、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赠送花篮和福禄百福工艺品,以示对恩师祝福,对两位师妹加入马派艺术大家庭祝贺。山西省晋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晋剧转转腔流派创始人宋转转,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艳春,太原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岳改云,吕梁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编剧解玉峰,太原市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作曲康湘平,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杜建跃,吕梁市戏剧艺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杜俊平,吕梁市戏剧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褚建安,吕梁市晋剧院院长赵常忠,以及该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白左琴,副院长刘井伟,柔晋等业内知名人士应邀参加了拜师仪式。
吕梁戏剧,源远流长。曾为三晋戏剧做出过巨大贡献。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活动于吕梁境内的七月剧社、人民剧社、湫水剧社、吕梁剧社,曾为山西戏剧历史书写了极为精彩的篇章。在此期间,前吕梁地区文水县的戏剧前辈马兆麟先生,以其唱腔板眼清晰、高亢激越、热烈奔放,念白刚劲有力、朴素大方而著称,长期积累演出经验,逐渐形成了晋剧须生行当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
晋剧马派艺术,与“民国初年”汾阳籍名老艺人王云山(毛毛旦)的“呀呀腔”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交城县晋剧团宋转转创造的“转转腔”,是吕梁的三大戏曲流派。马兆麟的弟子——马派第二代传人李月仙老师,也是吕梁文水人。而今吕梁两位晋剧知名演员范冀萍、王志秀,又拜马派艺术传人李月仙为师,成为马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这是传承,更是发展可期。
国家一级演员,晋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月仙老师,12岁就拜马兆麟为师,是马派艺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她对流派特色的形成、传播、发展有突出贡献。代表作品有晋剧《三关点帅》《卧虎令》《齐王拉马》《深宫情恨》《芦花河》《生死牌》《杀驿》等。她不仅技艺精湛,而且为山西晋剧界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刚刚加入晋剧马派传人行列的范冀萍是国家二级演员。1989年进入吕梁市晋剧院工作,主演剧目有《齐王拉马》《杀驿》《杀惜》《芦花河》《天门阵》《深宫情恨》《辽国公主》等。曾获山西省首届艺术新秀选拔赛表演二等奖、山西省第九届戏剧“杏花表演奖”;首届全国“金百花”小型戏剧戏曲展演“明星演员奖”;获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山西省“魅力女性”等荣誉称号。王志秀于1992年毕业于吕梁市艺术学校,主演剧目有《三关点帅》《下河东》《卧虎令》《齐王拉马》《杨门女将》《芦花》《辽国公主》等。曾获“吕钢杯”戏曲卡拉OK比赛“一等奖”、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2004年终“总擂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拜师仪式上,李月仙老师勉励入室新弟子踏实做人、勤奋学艺,把拜师当成起点,师徒一起为弘扬马派艺术而努力。二位弟子表示,拜师后要尊师爱师,谨记恩师教诲,诚实做人,认真演戏,创造性地传承晋剧马派艺术的精髓,丰富它发展它,为弘扬马派艺术演绎更多精品力作! (解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