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经济专刊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十项举措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

本报讯 (记者 冯海砚) 去年以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紧紧围绕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推出“10项举措”,创新工作理念,压缩登记办理时限,创新登记服务方式,健全登记服务体系,提升登记服务效能,切实让办事群众和企业体验到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带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10项举措”为,一是为企业申办不动产转移登记提供优质服务。实施不动产登记与缴税的“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方案,企业之间转移登记由过去的4个环节精减为2个环节,把企业之间转移登记办结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为0.5个工作日;对于企业申请不动产登记时,因所携带材料有欠缺、缺陷的情形,提供企业承诺后先行接件,限期提交再予发证;设立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的“绿色通道”服务专窗,安排专人,协助企业办理,为企业提供了全流程服务。二是设立清零登记延伸服务点,在离石区37个住宅小区开通不动产受理终端,创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的互联网登记模式,住户可以在小区物业办公室完成房屋产权转移登记的申请,减少了到现场办理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办理业务的效率和便捷性。三是开办社区延伸工作站。在市区人口集中、环境优质、需求度高的中央公园社区、交通路社区、新华街社区三个社区,设置不动产登记服务专窗,为社区内群众提供不动产咨询、预审、房屋证明查询、新建商品房转移、存量房转移登记等服务。四是推出“周末不打烊”服务,解决群众上班没时间办,节假日没地方办的实际困难。五是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群众、企业遇到登记困难问题可以直接反映,由专人负责帮助协调解决。同时,设有领导干部轮流值班岗,实现“疑难问题现场解答、应急事件现场处置、矛盾纠纷现场化解”。六是开设“疑难问题会商室”,方便与遇到登记困难的企业、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和群众,共同分析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研究办法,力争解决问题“办成事”。七是多平台宣传不动产服务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政务大厅不动产登记宣传公示栏等各个平台,发布不动产登记的最新政策、业务办理流程、注意事项等信息,不仅提高了市民的知晓率,还增加了市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促进了不动产登记政策的落地实施。八是多渠道提供自助服务。在市政务大厅的政务服务自助办理区,设置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机,提供自助查询的便民服务。市民还可以通过登录“三晋通”APP,房屋交易双方可在手机端自助操作提交申请,全程实现不见面办理。开通了“吕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客户服务端;启用了电子证照系统。线上申请与政务大厅的综合受理窗口共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不动产登记多渠道服务。吕梁市不动产登记费已列入财政电子化目录,申请人可通过“云闪付”APP和“山西财政缴款服务公众号”在线缴纳登记费。九是加强部门合作。与吕梁市集中供热服务中心、吕梁市供水服务中心、吕梁市东义煤气有限公司、山西地方电力有限公司吕梁分公司合作,开展了不动产转移登记与用水、用电、用暖、用气同步联合办理,不动产登记数据向4家公司开放,可以直接查询到房屋的现权利人,给予办理水、电、气、热的过户手续,实现“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十是拓展政银合作,在工商、建设、交通、邮储、农商、农业等金融机构设立便民服务点,办理各类涉及抵押类的登记以及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等业务。当房屋设有抵押时,可以申请开展“带押过户”业务,无需提前还贷,实现贷款和转移登记同步办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不动产业务改革创新带来的便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