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

省政协委员郭建经:

奏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牧歌”

□ 本报记者 付永文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其提供的肉蛋奶更是百姓“菜篮子”的必备品。省政协常委郭建经建议,各级要抢抓建设现代农业、挖掘消费潜力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我省4657万亩天然草地、地处国际公认草食畜黄金生产带这一自然资源优势,全力奏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牧歌”。

郭建经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国内居民肉蛋奶消费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各省人均消费量并不均衡。具体到我省,2023年人均消费肉类44.52公斤、禽蛋36.56公斤、牛奶42.44公斤,禽蛋、牛奶人均消费量分别高于全国44.6%和42.6%,但人均肉类消费低于全国34.9%。因此,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于优化我省居民饮食结构、更好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推动畜牧业特别是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郭建经建议:一要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扶持建设一批高标准畜禽良种繁育场,大力支持畜禽种业龙头企业发展,逐步形成“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繁育体系。二要加强生态畜牧业建设。瞄准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向,有效解决疫病、药残等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等问题,推动畜牧业迈上生态合理、优质优价、良性循环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三要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聚焦科学养殖、联农带农重点,着力构建集育种、饲料、养殖、防疫、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网络,有效提高科学养殖、疫病防治、技术普及水平,加快形成主体多元、供给充足、服务专业、机制灵活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四要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发挥畜牧业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良种繁育提高种业收入、生态养殖提升肉类价格、品牌销售扩大市场份额、文旅加持变现生态效益等,打造一体化畜牧业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山西农业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