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冯海砚) 近日,山西省汾阳医院普外二病区(甲状腺乳腺疝外科)主任牛海刚、主治医师郭文科团队携手麻醉科主治医师刘炣、副主任护士梁文丽,成功为一名甲状腺患者实施DPM超眼荧光显影系统进行吲哚菁绿(ICG)甲状旁腺保护性显影手术。这一新技术填补了我省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技术空白,标志着该院在甲状腺外科领域的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术前,医护人员精心准备,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术中采用DPM超眼荧光显影系统,通过术中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ICG)溶液,实现了甲状旁腺的保护性实时荧光显影。
据介绍,吲哚菁绿(ICG)是一种水溶性染料,能够被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激发,实现ICG分子材料的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同时将能量差转化为可见荧光。在手术中,通过DPM荧光显影设备,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甲状旁腺及其供血血管的荧光信号,从而准确识别和保护甲状旁腺组织。经术前准备、注射ICG溶液、荧光显影等手术流程后,在荧光引导下,通过观察甲状旁腺的血供情况,确保其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充分保护。甲状旁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主要负责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平衡。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可能导致术后低钙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在甲状腺手术中有效保护甲状旁腺,一直是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甲状旁腺负显影术,存在盲区,可导致甲状旁腺损伤。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甲状腺乳腺疝外科与麻醉科、护理团队的紧密协作。麻醉科在术前准备、术中麻醉管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DPM荧光显影甲状旁腺保护术的成功开展,为汾阳医院甲状腺外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牛海刚主任表示,今后,该科室将继续深耕此项技术,探索此项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甲状旁腺保护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探索此项技术在乳腺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清扫的引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科室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