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汾阳市平陆村

小豆腐蹚出致富新赛道

□ 本报记者 王洋 通 讯 员 侯超

近年来,汾阳市三泉镇平陆村紧扣党建引领主线,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锚定“平陆豆腐”这一传统特色产业,打造了占地2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豆腐生产车间。此举推动村内豆腐产业从分散经营迈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功开辟出一条富村利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平陆村的豆腐制作历史源远流长,凭借“卤水点浆”这一传统工艺,制作出的豆腐口感爽嫩、品质上乘、味道鲜美,在周边区域久负盛名。然而,随着外出务工潮的兴起,村内从事豆腐制作的村民数量锐减,豆腐产业发展陷入停滞。

为了让这一古老产业重焕生机,平陆村“两委”班子组织部分村民前往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随后,充分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建成200余平方米的豆腐生产车间,整合村内零散的豆腐小作坊,实现了产业的“抱团发展”。

“平陆村豆腐制作历史悠久,此前村内有二十多家豆腐加工小作坊。2022年起,村‘两委’组织农户参观豆腐重点企业,回村后,以党支部引领,吸纳部分原小作坊豆腐加工户入股,构建起完整的产业流水线,有效传承了平陆村的传统豆腐制作工艺。”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智介绍。

如今,平陆村新建成的豆腐生产车间窗明几净。在崭新的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熟练地将初筛去皮、充分浸泡的大豆倒入机器,依次经过磨浆、过滤、煮浆、点卤、压制等工序。在四溢的豆香中,一块块白嫩的豆腐新鲜出炉。冷却后,工人们将豆腐码放装箱,存入冷库,等待运往各地。

“目前,我们生产白豆腐、豆腐干、豆腐皮和豆芽等产品,每天清晨六点开始配送,部分学校六点前就要收货,厂矿以及太原、汾阳的超市也都采购我们的平陆豆腐,供应十分稳定。”张文智说。

平陆村以机械一体化生产替代繁琐的手工劳作,以村集体统一生产销售取代散户的“单打独斗”。在保持原有品质的基础上,实现了产量和销量的双提升,让“平陆豆腐”这一传统手艺在创新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这种集体化运营、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模式,不仅增加了村内豆腐产业从业者的收入,还壮大了平陆村的集体经济。张文智透露:“现在日产豆腐一千五六百斤,未来我们计划将日产量提升至三千至五千斤,每年为村集体创造十四五万元的纯利润,还能再解决六到八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