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广告

新时代国企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探索

□ 李丽娜

新时代背景下,国企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凝聚思想共识、引领价值导向、服务发展大局的重要使命。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职工群体思想观念的多元化趋势,国企工会亟需以改革创新精神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方法和载体,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色和工会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不仅关系到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和创造力,更直接影响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新时代赋予国企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涵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必须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新时代的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强化政治引领功能,通过系统化的理论教育、常态化的组织生活、浸润式的文化传播,引导职工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特别是在深化国企改革进程中,工会组织需要精准阐释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等政策的战略意义,消除职工思想困惑,形成改革共识。

在价值引领层面,新时代的职工思想呈现出代际差异显著、个体诉求多元、价值取向分化的特征。工会组织需构建分层分类的思想引导机制,针对青年职工注重职业发展引导,针对技术骨干突出创新价值观培育,针对管理干部强化责任担当教育。通过建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价值坐标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感召力的精神共同体。

服务大局的功能定位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工会组织要跳出传统福利保障的角色局限,主动将思想引领嵌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升级、风险防控等核心环节。通过搭建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创新工作室等实践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生产力要素,实现思想教育与生产经营的良性互动。

二、构建新时代国企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三维体系

内容体系建设需要实现理论供给的精准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新发展理念、工匠精神、法治观念等时代内容的教育。运用“理论+”模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职工听得懂、愿意听的日常话语,例如通过“新发展理念与岗位实践”“双碳目标中的产业机遇”等专题,建立宏观政策与微观岗位的认知链接。同时,开发具有企业特质的文化教育资源,挖掘企业历史中的精神遗产,塑造与时俱进的产业工人形象。

方法创新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职工认知规律。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传播矩阵,线上开发微党课、云课堂等新媒体产品,线下打造车间讲堂、班组沙龙等沉浸式场景。推行“参与式教育”模式,通过主题辩论、情景模拟、沙盘推演等互动形式,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建立思想动态大数据分析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捕捉职工关注热点,实现教育内容的智能推送和精准触达。

载体升级需突破传统空间限制。打造智慧工会平台,集成学习培训、诉求反馈、服务办理等功能模块,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服务。构建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枢纽的技能传承网络,通过技术攻关过程中思想碰撞实现价值传导。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将心理疏导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提升职工心理资本。

三、完善国企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制度保障体系需要形成闭环管理

建立党委领导、工会主导、部门协同的责任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治理体系。制定量化评估标准,设置理论学习参与率、思想动态分析准确率、文化认同度等关键指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把思政工作成效与工会干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挂钩。建立定期研判制度,针对改革攻坚期、战略调整期等特殊时段制定专项工作方案。

(二)队伍能力建设应聚焦专业化转型

实施工会干部素质提升工程,设置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新媒体运用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等培训模块。建立思政工作专家库,吸纳理论学者、技术专家、劳模代表构成智囊团队。推行“双师制”培养模式,既有理论导师指导政策解读,又有实践导师传授群众工作方法。完善职业发展通道,设立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称序列,提升岗位吸引力。

(三)资源整合机制要打破组织边界

推动政工资源与生产资源的深度融合,将思想教育经费纳入企业预算体系。构建跨企业交流平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和活动方案。联动地方工会、高校智库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引入第三方评估提升工作科学性。建立职工思想教育资源中心,集成政策文件、经典案例、教学课件等数字化资产。

四、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着力点

在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时,既要传承“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优势,又要适应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变化。保留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形式的制度内核,创新提案办理的数字化流程。在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前提下,借鉴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思维改进教育方式。

平衡教育引导与服务融入的关系,关键在于找准思想引领的切入点。将政策解读嵌入职业培训课程,把价值观培育融入技能竞赛规则,使思想教育自然渗透到职业发展全过程。建立思想状况与服务质量联动机制,通过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应对内部变革与外部环境挑战,需要建立韧性工作机制。针对国企重组改制中的思想波动,构建预警响应体系,提前开展政策宣讲解读。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加强产业报国教育,培育工匠精神。适应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就业形态,创新灵活用工人员的思想引领方式。

五、结语

新时代国企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已进入系统变革的关键阶段。唯有立足政治组织的根本属性,把握职工思想的变化规律,创新工作体系的运行机制,才能切实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激发动能的综合效能。这既是坚持党对国企领导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职工全面发展与企业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随着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工会组织需要持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一四八勘查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