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在国有企业中的“生命线”,不仅是凝聚职工思想共识、激发内生动力的核心抓手,更是确保企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基层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需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立足实践需求,深化探索创新,构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思想引领体系。
一、基层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时代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国有企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基层国企作为党在经济领域的“神经末梢”,其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效。
(一)巩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基层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环节。通过强化思想引领,能够确保职工队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尤其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的背景下,基层国企必须筑牢思想防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二)推动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
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市场化、专业化进程加快,职工思想观念多元化趋势明显。思想政治工作需与企业战略目标深度融合,通过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为改革破除思想障碍,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例如,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数字化转型等关键任务中,思想动员和价值观引导不可或缺。
(三)凝聚职工力量的核心纽带
基层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塑造共同价值观、增强归属感,能够将职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特别是在“90后”“00后”逐步成为职工主力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需更加注重贴近青年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
二、基层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基层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需以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构建“理论教育+实践引导+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实现政治性、时代性、群众性的有机统一。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基层国企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分层分类教育:针对党员领导干部、技术骨干、一线职工等不同群体,制定差异化学习方案。创新学习载体:运用“微党课”等数字化手段,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增强参与感。注重学用结合:将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如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理论成果转化为服务职工的实效。
(二)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
科学的工作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有序推进的保障。首先,构建责任体系,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形成“党委牵头、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的联动格局。其次,建立动态反馈机制:通过定期调研、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针对热点问题制定预案。例如,在薪酬改革、岗位调整等敏感期,提前开展政策解读和心理疏导。最后,强化考核评价: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避免“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
(三)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感召力
传统说教式教育已难以满足新时代职工需求,需探索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场景化教育,利用VR技术还原红色历史场景,组织职工参观重大工程现场,增强沉浸式体验;榜样引领,挖掘企业内部的劳模工匠,通过事迹报告会、短视频传播树立可学可及的标杆;互动式研讨,开设“职工论坛”,鼓励职工围绕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在交流中深化思想认同。
三、基层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索
(一)数字化转型赋能思想引领
建设智慧党建平台,整合学习资源、党务管理、意见反馈等功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一网通办”。通过大数据分析职工学习偏好,精准推送定制化内容。运用新媒体矩阵,在微信等平台打造“红色IP”,以动漫、图片等形式传播主流价值观。构建线上社群生态,建立“党员微信群”等虚拟社区,在互动中强化思想渗透。
(二)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要突破“就思想谈思想”的局限,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一方面,需立足行业特性提炼精神内核,将“工匠精神”等价值理念深度融入企业使命愿景。另一方面,要通过建设企业博物馆、打造沉浸式文化长廊等立体化载体,将抽象价值观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场景体验。更重要的是将思想引领嵌入制度实践,如在安全生产规程中强化“生命至上”的责任伦理,通过制度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的有机结合,实现价值理念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自觉的转化升级。
(三)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需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型,充分激发职工主体意识。首先应通过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吸纳职工意见,切实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其次要支持职工自主组建公益服务团队等志愿组织,使职工在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过程中深化价值认同;同时需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将思想引导与个人成长相融合,通过系统性技能培训、公开透明的岗位竞聘等机制,帮助职工在提升专业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形成对企业发展理念的认同,最终实现思想建设与组织发展的同频共振。
四、完善基层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思想”原则,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党委会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党务部门与人力资源、工会等部门协同联动。
(二)建强工作队伍
优化人员结构,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充实政工队伍,探索“双序列”晋升通道。提升专业能力,定期组织政工干部参加理论培训、跨企业交流,培养既懂党建又熟悉经营的“多面手”。创新激励机制,设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对成效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
五、结语
基层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时代责任感持续推进。在实践与探索中,既要坚守“举旗定向”的政治本色,又要顺应“守正创新”的发展规律。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法载体、健全保障体系,基层国有企业必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公用事业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