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丽霞) 为全面提升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5月20日至6月18日,市气象局严格按照《山西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计划》部署要求,组织开展了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气象局及市气象保障中心的全面内部审核工作。
本次内审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覆盖”原则,从市县两级精心抽调7名业务技术骨干,组建了一支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内审队伍。内审启动前,市气象局组织开展了专题培训,明确审核标准与流程,确保审核尺度统一、过程规范严谨,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
内审组通过现场查看、资料查阅、实地操作、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各站点观测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流程、质量控制措施、记录文件管理、人员操作规范等环节进行了细致核查。在全面梳理问题的同时,也注重挖掘各单位在观测业务中的创新做法和优秀经验,形成“问题清单”与“亮点清单”双向反馈机制,为后续整改提升提供精准靶向。此次内审是推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与业务运行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有效检验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通过内审,进一步强化了全市气象部门“观测即服务”理念的认知与实践,促进了观测业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为保障气象数据准确性、服务地方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质量基础。“接下来,市气象局将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组织专项整改,并推广优秀经验做法,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全市气象观测业务再上新台阶。”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