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庄镇把移风易俗作为改善社会风气的关键行动,创新实施“12344”工作法:确立一个操作规程,推行婚丧两卡(“恭祝卡”与“慰问卡”),实施事前报备、上门引导及检查三项管理,关注脱贫、监测、低保及易搬户四类重点人群,把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文明祭祀四个重点,以此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在文明祭祀方面的一系列举措,为全镇树立了良好典范,让新风正气扑面而来。
城庄镇聚焦文明祭祀重点,从建章立制“破题”。各村(社区)通过推广村规民约,明确在清明节、中元节等祭祀节日期间,严禁在山林、墓地等易引发火灾的区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倡导采用鲜花祭扫、植树祭扫、家庭追思等低碳环保方式缅怀亲人。同时,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墙、大喇叭、宣传单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文明祭祀理念,将移风易俗政策规定、文明祭祀的好处等内容,改编成临县秧歌、道情剧、小品、三弦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通过手机微信群、快手、抖音、农村大喇叭等形式传播,让文明祭祀观念深入人心。三年来,全镇向新媒体推送相关内容500余次,张挂刊播标语200余条,发放主题挂图2600张、口袋书1500本、倡议书3000余份。
针对动态监测的脱贫户、低保户、易地搬迁户等重点人群,一方面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文明祭祀观念;另一方面,在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中,将文明祭祀作为重要评选标准,评选出移风易俗文明户45户,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大家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全镇868名党员干部全部签订《城庄镇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承诺书》,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做好亲属和身边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和先进代表成立志愿服务队,在祭祀期间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帮一、多帮一”活动,在重点祭祀区域进行巡查劝导,引导群众文明祭祀。
在清明节等重要祭祀节点,城庄镇在各主要祭祀场所安排专人值守,对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不文明祭祀行为进行劝导和制止。工作人员现场向群众耐心讲解传统祭祀方式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引导大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
此外,城庄镇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为前来祭祀的群众免费提供鲜花、丝带等祭祀用品,鼓励他们用这些文明环保的物品代替纸钱香烛。许多群众对这一活动纷纷点赞,并表示愿意积极响应号召,从自身做起,践行文明祭祀。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一系列文明祭祀举措的推行,城庄镇减少了因祭祀引发的火灾隐患,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城庄镇文明祭祀的理念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居民在祭祀时选择文明方式,既传承了传统习俗,又弘扬了时代新风。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文明祭祀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城庄贡献力量。 (李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