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农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其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切身利益,汾阳市杨家庄镇党委聚焦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靶向赋能,建强制度,明晰权责,实绩考核,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动能。
该镇将教育培训作为干部成长的“必修课”,构建全方位、常态化能力提升体系。紧扣乡村振兴核心任务,围绕党章党纪、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实用内容,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融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采用“田间课堂+党校集训+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全员覆盖,又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汾阳市杨家庄镇细化日常工作准则,修订完善坐班值班、请销假等制度,公开办事流程,接受村民监督。建立“镇领导包村+支部书记谈心”机制,常态化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累计开展谈心谈话60余次,有效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
此外,该镇制定《村干部职责清单》,明确“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对村级事务按复杂性、重要性、耗时量评估赋分,例如将农村党建、乡村振兴等列为高分值重点任务,结合村“两委”成员特长、经验进行匹配,确保人岗相适、担子均担,村级事务办结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建立“考准实绩、奖惩分明”的评价体系,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实行“双维度考核”,乡镇层面侧重政策落实、项目推进等“硬指标”,村级层面通过主干评价、群众打分等体现“软实力”。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报酬、评优评先挂钩。今年优先推荐2名实绩突出的干部荣获县级表彰,函询4名履职不力的干部,切实形成“优者奖、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 (解瑞鑫 弓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