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康桂芳
7月25日下午,中阳县弓阳村风车广场上人潮涌动、鼓乐喧天,“大美中阳·乡村文化嘉年华”暨“弓阳山灵:2025乡村艺术季”在此启幕。这场融合乡土文化与艺术创作的盛会,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通过系列特色活动为乡村振兴实践注入新活力。
本次活动依托中阳县“山水胜境、特色产业、非遗瑰宝”资源禀赋,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吕梁学院艺术系等高校学术力量精心打造,分为“大美中阳·乡村文化嘉年华”(7月3日—10月10日)和“弓阳山灵:2025乡村艺术季”(7月17日—10月16日)两大板块,活动范围覆盖弓阳村及弓阳村至上顶山沿线区域。
启动仪式上,音雄联盟合唱团的励志歌曲联唱点燃现场氛围,《中阳欢迎您》歌曲演唱、非遗剪纸《夕阳华彩·锦绣中阳》等特色节目轮番上演,生动展现中阳地域文化魅力。“开幕式的每个节目都蕴含了非物质文化元素,剪纸、赞歌都让人感觉很惊艳,来了之后所有压力都没了。”来自柳林的游客白亚洁感慨道。
夜幕降临,风车广场上篝火升腾,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笑脸。周边县区赶来的游客有的搭起了露营帐篷,有的搬来小马扎围坐火边,村民们则搬出家里的板凳加入其中。随着欢快的旋律响起,大家手拉手跳起圆圈舞,孩子们围着火焰追逐嬉戏,欢笑声、歌声在夜空中回荡。“这篝火晚会太有气氛了,带着家人来露营,既能感受乡野的热闹,又能亲近自然,值了!”来自邻县的游客笑着说。现场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
据了解,活动期间将持续开展八大特色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乡土风情体验。游客可漫步于汇集本地农产精品与匠人手作的乡村市集,围坐在篝火旁欣赏主题演出并参与互动游戏,带孩子投身“牧野欢歌”感受乡野课堂的自然魅力,品味宋代点茶与非遗簪花的非遗雅集活动,尽享“小鸟除害虫”等充满乡土气息的儿童乡运乐趣,亲手采摘“黑金”木耳体验自然鲜美,观赏“穿越时空秀”展现的自信融合之美,并捕捉诗意田园的动人瞬间,参与摄影作品展出。
作为活动的核心亮点,“弓阳山灵:2025乡村艺术季”依托清华海峡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吕梁学院艺术系等高校资源,组织艺术家与学生深入弓阳村至上顶山沿线,挖掘农田肌理、节气民俗等文化基因,创作5座雕塑、10组装置、5件大地艺术作品,构建“可生长的乡村美术馆”,实现传统乡村文明与当代艺术语境的有机融合。
活动执行策展人王越表示:“我们联合了各地青年艺术家、高校师生和艺术爱好者,通过驻村创作,结合弓阳村的文化元素完成艺术装饰作品,这是乡村文化体验的新方式,也是乡村振兴与艺术创作的新实践。”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一次艺术家与乡村的深情对话,更是中阳县探索“文旅融合、艺术兴村”新路径的生动实践,为中阳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将持续推动乡土文化绽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