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孝义市大孝堡镇

党群携手织密防汛“安全网”

本报讯 (记者 王洋)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孝义市大孝堡镇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投入防汛工作。该镇党委、政府将防汛救灾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党员干部战斗力的“试金石”,通过“组织筑网、党员冲锋、党群联动”三重机制,全面落实防汛“六到位”举措,为全镇20个沿河村、3万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堤坝”。

四级联动,织密责任“防护网”。大孝堡镇在第一时间迅速启动防汛应急机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指挥长、镇长担任副指挥长的防汛指挥部,构建起“1个指挥部+21个村级防汛小组”的高效指挥体系。创新推行的“四级党员包保责任制”,让防汛责任层层压实:班子成员包片统筹,全面协调片区防汛工作;机关党员包村督导,确保各村防汛措施落实到位;村干部分包组别,细化工作任务;党员网格员包户到人,精准服务每一位群众。这一举措确保了防汛指令能够“上传下达零时差、执行落实无死角”。在汾河、孝河、磁窑河、文峪河沿岸,一支支由包片包村干部及村“两委”带队组成的“河岸巡逻队”日夜坚守。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24小时轮班值守,用自己的“铁脚板”丈量着河岸的每一寸土地,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防汛安全网”,为沿岸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线攻坚,党员勇当“主心骨”。各党支部在接到防汛警报后,迅速行动,将防汛一线作为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21个党支部纷纷设立“党员防汛责任岗”,组建了22支党员先锋队。党员们主动亮明身份,冲锋在前,在堤坝巡查、隐患排查、群众转移等工作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该镇党员积极开展“敲门行动”,累计达1200余次。他们深入每一个角落,仔细对旧房、危房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群众居住安全。在党员的带动下,群众的防汛意识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从“要我防”转变为“我要防”。村民们自发组成“义务巡堤队”,与党员巡逻队并肩作战,共同守护家园。妇女党员们则牵头组建“后勤保障组”,为值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热饭、备上姜茶,让大家在紧张的防汛工作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众志成城,党群拧成“一股绳”。大孝堡镇深知防汛工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需要全民参与的“大合唱”。为此,该镇党委、政府通过“党员带群众、干部带亲属”的方式,积极发动群众,构建起全民参与的防汛格局。一方面,利用“大喇叭+微信群+入户宣讲”三重宣传渠道,开展防汛知识培训18场,覆盖群众8000余人次。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群众深入了解防汛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组织群众参与防汛演练,重点演练“群众转移、堤坝加固、积水排涝”等关键科目,让“防大汛、抗大洪”不再仅仅是口号,而是真正转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截至目前,全镇已有1500余人次自发参与到防汛巡查、物资搬运等工作中来。在防汛一线,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暖心画面,党群一心,共同为守护家园而努力。

未雨绸缪,夯实防汛“硬支撑”。大孝堡镇始终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扎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目前,已储备编织袋2万条、抽水泵32台、救生衣250件、沙袋2500个、雨衣雨鞋300件、铁锹300把,并建立了“镇级物资库+村级储备点”两级储备体系,确保在关键时刻物资能够“调得出、用得上”。同时,该镇党委、政府积极与镇卫生院、供电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组建了医疗救援队、电力保障队。医疗救援队随时待命,为受伤群众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电力保障队则全力保障防汛期间的电力供应,为防汛抢险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