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楼道治理 久久为功

□ 阮兴时

楼道虽小,却是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关乎生活品质与安全,更折射社区治理水平。今年,我市各地掀起的住宅“楼道革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有效改善了公共空间环境,但要彻底根治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顽疾,仍需久久为功。

“楼道革命”的核心是还空间于民。曾几何时,不少居民楼的楼道成了“杂物仓库”,旧家具、废纸箱挤占通道,消防设施被遮挡,墙面污渍斑驳。这种“微乱象”不仅影响居住体验,更埋下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狭窄的通道会成为逃生阻碍。开展“楼道革命”,清理堆积杂物、修复公共设施、规范管线布局,本质上是对公共权益的维护,让楼道回归通行、应急的基本功能。

这场“革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习惯与观念的博弈。部分居民将楼道视为“私人领地”,长期形成的堆放习惯难以改变;还有人存在“法不责众”心理,认为“大家都这样”便无须整改。这就需要社区治理从“强制清理”向“源头疏导”转变,通过耐心沟通讲清安全隐患,用便民举措解决储物难题,让居民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

长效机制是“楼道革命”的保障。短期整治易见成效,但反弹问题不容忽视。这要求建立“社区牵头、物业负责、居民监督”的三方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巡查整改,将楼道管理纳入居民公约和物业考核体系。同时,可通过打造“文化楼道”“便民角”等方式,赋予公共空间新功能,增强居民的认同感与维护意识。

楼道连着民心,方寸之间见文明。“楼道革命”不仅是环境整治,更是对公共规则意识的培育。唯有坚持问题导向、久久为功,才能让每一条楼道都畅通整洁,让“小家”与“大家”在和谐共处中提升幸福指数。这场关乎民生的“微革命”,必须一抓到底、务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