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陕西师范大学校园书香氤氲。8月9日,山西省贺龙中学68名骨干教师肩负吕梁市委、市政府、吕梁市教育局的殷切期望,踏上这片教育沃土,开启为期一周的“深耕教坛 赋能成长”深度研修之旅。
这是贺龙中学升格为市直学校后规模化提升师资队伍的关键行动,更是一场以“教育家精神”为内核的系统锻造,为这所流淌着红色血脉的学府开启崭新篇章注入澎湃动力。
高位谋划:顶层设计引领研修方向
在简约而庄重的开班仪式上,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院长郁伟生阐明培训的战略意义。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陕师大八十载初心如磐,始终坚守“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使命坐标。此次为贺龙中学量身定制项目,正是落实国家“强师计划”、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扎实行动。
“三位一体”导师团队与“三维立体”培养体系,是本次研修的基石。从师德涵养、教学精进到科研能力与专业发展,全方位覆盖教师成长维度,旨在为贺龙中学锻造一支高水平名师方阵。
吕梁市教育局局长赵雪宏的讲话则如战鼓催征,直指教育使命的核心:“办好贺龙中学是政治责任、民生所系、时代课题!”他要求教师队伍树牢大局意识、厚植教育情怀、坚持务实苦干、提升业务素质、坚定发展信心 ,五维要求勾勒出新时代“大先生”的精神群像。英雄吕梁与千年古都的教育血脉在此刻因红色基因与育人担当而紧密相连。
理念深耕:教育家精神照亮专业成长
以精神烛照前路,方能行稳致远。王永和教授以“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做有理想信念的新时代人民教师”为题,从四个维度深刻解读教育家精神内核。教师们由此深化认知:教育者不仅需有“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更要具备“身不修则德不立,育人者必先育己”的清醒自觉。袁仁芳老师的呼吁掷地有声:“将教育家精神铭于心、践于行,共创贺龙中学的美好时代!”
理论之光照进实践沃土。被《科学中国人》誉为“中国创新教育的播火者”的衣新发教授,以思维型教学设计为钥,开启核心素养真实落地的课堂密码。通过互动问答与案例解析,他生动展示了如何超越知识传递,以思维发展为轴心重构课堂生态。曹转转、王少英等教师的深度提问,更促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肖建全老师一语道破教学真谛。当思维活动成为课堂的核心引擎,素养才能真正扎根。专家讲授如清泉润泽心田,曾盘桓于教学实践的迷茫被一一廓清,教育情感由此获得坚实的理论支撑。
角色重塑:四种关系锚定卓越路径
李艳春校长以战略眼光为教师成长精准导航。她提出的“四种关系”思维框架,成为本次研修的灵魂路标。
教师与学员关系,强调以空杯心态汲取专家智慧与同行经验,在观点碰撞中激发灵感;传承与创新关系,将贺龙中学“听党指挥、为国育才”的红色基因与“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校史传统,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的河流,使传统焕发新彩、创新根植课堂;理论与实践关系:带着教学痛点学习前沿理论与系统策略,推动理论在课堂“长成果实”;个体与团队关系,既要成为独立思考的学习个体,更要融入集体,“让一个人的成长变成一群人的成长,让个体的火花汇聚成团队的火焰”。
笃行致远:思想熔铸激荡燎原星火
日暮时分,研修热情未减。教师们自发组织研讨,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升维,思想在对话中走向深邃。“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这句被反复吟咏的诗句,成为教师们精神共振的生动写照。这场聚焦理念更新与方法迭代的淬炼,不仅是个人素养的拔节生长,更是学校整体教学品质飞跃的序章。
金风已起,蓄满能量;新程在前,唯在笃行。贺龙中学骨干教师团队在陕师大的锻造,是吕梁教育发展新动能的缩影。当每一位奋斗者以机遇为帆、以实干为桨,在新时代教育洪流中勇毅前行,贺中崭新的历史篇章必由他们亲手写就。
“乘金风蓄力”,是把握时代机遇的智慧;“向新程笃行”,是回应人民期待的担当。这支在红色沃土上成长、在专业熔炉中淬火的队伍,正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破浪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