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孝义

孝义市委社会工作部

“板凳课堂”话家常 理论宣讲暖民心

“小板凳课堂”理论宣讲

本报讯 群众在哪里,就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哪里;“小板凳”搬到哪儿,学习课堂就在哪里。近日,孝义市委社会工作部开展的“小板凳理论宣讲小课堂”先后走进府中社区、府前社区、新建社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政策解读、生活智慧与温暖关怀送到居民身边,让这堂带着烟火气的“移动课堂”在全市更多角落绽放光彩。

此次走进三个社区的“小板凳课堂”,延续了“内容实、形式活、接地气”的特点。宣讲内容既涵盖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国家最新惠民政策,也深入解读中央八项规定、违规吃喝、禁酒令等纪律要求,更贴心融入医疗保健、夏季养生、垃圾分类、应急处置等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从“国家大事”到“柴米油盐”,全方位满足群众的学习需求。

课堂上,“互动感”与“趣味性”依旧是最大亮点。志愿者们带来的“胜溪湖生态保护有奖问答”,让居民们踊跃参与,场面热闹;“垃圾分类”游戏中,大家积极互动,在欢笑中记住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的分类标准。志愿者自编自演的快板《孝义新风尚》一登场,便引发全场共鸣,“中阳楼前古韵长,胜溪湖畔好风光;三皇庙中寻历史,孝义美景醉心房”的唱词朗朗上口,大爷大妈们跟着节奏拍手,现场热闹得像场小型联欢会。

没有主席台,不设发言稿,志愿者讲师与居民们围坐在小板凳上,你一言我一语,把“大道理”讲成“家常话”。“这样的宣讲不枯燥,听得懂、记得住,还能跟着玩游戏、领小礼物,咱老百姓就爱这样的形式!”“通过课堂不仅了解了最新政策,还和邻里多了交流,像是一场有意义的‘茶话会’。”

接下来,“小板凳理论宣讲小课堂”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宣讲阵地、丰富内容形式,让理论知识、惠民政策在街头巷尾落地生根,为建设文明幸福新孝义贡献志愿力量。 (文/张丽妍 图/赵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