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岚县高标准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

本报讯 (实习记者 王卫斌) 近年来,岚县高标准完成普明希望小学、坡上明德小学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改造任务,让偏远乡村、困难家庭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同时,为全县8086名乡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每人每天免费提供一袋牛奶、一份水果的营养膳食补贴,保障学生足够的营养,能够健康成长。

在当地群众眼里,坡上明德小学是岚县乡村学校美丽蜕变的重要见证。2024年,岚县整合全县教育资源,将6所人数不足10人的乡村中心校整合并入坡上明德小学,并对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造:冬季取暖改为集中供暖,学生宿舍配备洗澡间、卫生间,校园和教室进行了翻新,校园路面全部硬化、运动场地铺设了塑胶跑道。整合后,学生到校、离校由该县县教育体育局与“巴一出行”公司签订合同负责接送,其中最远里程达40公里,有效保障了孩子们的出行安全。

普明希望小学2024年也迎来巨变,被确定为省级优质农村寄宿制学校试点。学校新建二层宿舍楼,升级教学楼、操场、餐厅,现在窗明几净的现代化教室与标准化塑胶操场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挂满学生作品的美术室,24小时热水供应的太阳能热水器,让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仿佛生活在城市里的学校。操场上,体育老师带领全校174名师生做《中国范》沙锤操,孩子们手里的沙锤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一招一式里写满了专注与热情。

岚县乡村学校发生改变的不只是学校外观形象,更重要的是内生动力和精细化管理。在普明希望小学,省级专家资源持续下沉,从知识传授转向学习力的深层培育,为教师成长注入源头活水;数学领域通过“舒尔特表”“扑克速算”强化专注力与运算能力;语文领域创新“古诗舒尔特表”“歌诀乐读法”,实现周均背诵7首古诗;特色课程领域,融合沙锤舞课间操与学习力训练,打造“基础+特色”育人模式;成立的10个学生社团,分年级开展彩笔画、纸盘画、马勺脸谱、吹塑板版画、剪纸等“一级一特色”艺术实践,让学生们个个有作品,形成学科衔接紧密、身心协调发展的校园文化品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