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洋
暑期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活跃期”,也是法治教育的“实践黄金期”。近日,吕梁市人民检察院与共青团吕梁市委联手,推出为期四天的模拟法庭夏令营,为同学们送上一份沉浸式法治体验“大礼包”。
“检察院是做什么的?”“检察官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带着满脑子的好奇,40余名市区中小学生早早聚集在市人民检察院门口。在“沐春”未检团队的引导下,他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法治探秘之旅: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信访接待中心,了解案件如何办理、诉求如何表达;走进办案工作区,感受法律的严肃与司法的温度;在未检工作室,通过趣味法治短片轻松学常识;在心理疏导室,玩起沙盘游戏,直观了解检察官如何用心理干预帮助同龄人。随着检察机关的神秘面纱一点点揭开,同学们眼中的好奇渐渐变成了对检察工作的浓厚兴趣。
参观结束后,“沐春”未检团队还组织了模拟法庭初体验,让大家对法庭流程和角色分工有了初步认知,跃跃欲试的心情写满了一张张笑脸。
“检察院到底有哪些神通?”带着新的疑问,同学们走进了法治小课堂。“沐春”未检团队以“四大检察”职能为主线,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检察院的历史和核心职能,尤其讲透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特殊使命——从当前未成年人犯罪趋势,到“一站式”取证等特色制度,再到吕梁未检近年来的亮眼成绩,一个个真实案例让同学们听得入了迷。
课堂上还特别设置了“防性侵”“反校园欺凌”专题。宣讲人用身边事当教材,破除“只有陌生人会施暴”等认知误区,清晰讲解遭遇侵害时的应对策略;通过情景剧演示,剖析校园欺凌的类型、危害和应对办法,鼓励大家“既不做施暴者,也不做沉默的受害者”。互动问答环节更是热闹,同学们抢着举手,在欢声笑语中将自我保护的要领刻进心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同学们迎来了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分组撰写模拟法庭剧本。基于一起敲诈勒索案的简要案情,三个小组迅速“组队开工”:有的争当“小检察官”梳理证据,有的化身“小律师”琢磨辩护词,有的扮演“小法官”设计庭审流程。大家围坐在一起激烈讨论,还灵活运用网络资源和AI工具查法条、写文书,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让剧本更真实,同学们脑洞大开:从网上找图片模拟物证书证,用手机录下“通话录音”,甚至顶着烈日跑到户外拍“案发现场监控视频”。午休时间也成了“创作黄金档”,大家凑在一起打磨细节,连语气词都反复推敲。经过一整天的“头脑风暴”,承载着创意与思考的庭审剧本终于成型,小创作者们摩拳擦掌,期待着正式“开庭”。
“请肃静!现在开庭!”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响起,各组轮番登场,模拟法庭正式拉开帷幕。法庭上,“公诉人”手持证据册义正词严,“辩护人”据理力争不卑不亢,“被告人”从起初辩解到低头悔罪,“审判长”沉稳敲槌把控节奏,“被害人”哽咽陈述案情,“法警”站姿笔挺规范履职……同学们全情投入,把角色演得有模有样,庭审调查、辩论、宣判等环节一环扣一环,紧张又有序。每当法槌落下、每当“控辩双方”精彩交锋,台下都会响起阵阵掌声。这场由同学们自编自演的“少年法治剧”,成了夏令营最亮眼的风景。
四天的夏令营像一场奇妙的法治启蒙之旅,让同学们在体验中触摸法律温度,在实践中种下法治种子。接下来,吕梁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抓住假期“黄金期”,推出更多有趣又有用的法治活动,用优质的检察服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段青春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