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韩笑) 近年来,交城县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磁窑河、文峪河流域治理上持续发力,通过健全机制、强化管理、系统修复等举措,推动流域生态环境焕发新活力。
作为山西省第二大林业县,交城县境内磁窑河、文峪河两大流域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涵盖10条50公里以上河流。为守护好这片水域,该县构建起坚实的组织保障体系,定期部署水环境保护工作,明确年度目标与路径,为流域综合整治提供有力支撑。
交城县创新推出“河长+检察长+警长”巡河机制,配套“3+6+14”工作体系,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及助理、警长、护河员等数百名干部人员,形成全域覆盖的治水网络。今年以来,交城县级河长巡河52余次,发现问题均已整改,同时建立堤防安全包保责任制,74个责任单位、103名责任人筑牢河道安全防线。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成效显著。该县严守“四水四定”原则,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为企业、水库等安装在线计量设施,规模以上非农业在线计量率超90%。防洪能力持续提升,累计投资超1.8亿元,治理河道53.9公里,当前瓦窑河防洪工程主体完工,文峪河相关工程正推进前期工作。
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通过完善环评与排污许可联动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筑牢环境准入底线。加快污水管网改造,完成雨污合流及分流改造近19公里,75个村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0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测全覆盖,城区供水普及率达96%。同时,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及视频监控系统,严控农业灌溉污染,确保流域水质稳定。
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同步推进。交城县实施禁牧休牧,核定禁牧区域30余万亩,设立封山标志。投资5.24亿元推进磁窑河生态修复及中水回用工程,一期工程已完工,修复山地3600亩;累计投资6800余万元完成植被恢复3295亩,森林抚育、经济林提质等工程成效显著,75公里路段绿化及村庄公共绿地建设让城乡环境更显生机。
如今,交城县正以系统治理理念,持续构建“一轴两翼三水四体系”生态格局,让黄河流域的交城篇章更显绿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