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洋) 随着快节奏生活成为常态,外卖已深度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饮食选择。但与此同时,外卖食品安全问题偶有发生,始终牵动着公众神经。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民生关切,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全面推进外卖食品整治工作,将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落到实处。
为破解外卖食品安全与卫生不达标等痛点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从源头把控、过程监管、普法引导等多个维度发力,构建起全链条监管体系。在入网商户准入环节,该局联合外卖平台创新建立“三审三查”机制,对入驻商户实施全流程资质核验:线上严格核查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真实性,线下开展突击检查确保经营场所与证照信息一致,同时动态比对商户经营范围与实际售卖品类,形成闭环管理。一旦发现证照过期商户,立即依法清退并专人督促证照更新,为市民筑牢第一道安全屏障。
外卖配送环节的安全同样至关重要。针对送餐人员健康管理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平台自查+监管抽查”双重防控机制。要求外卖平台每日对送餐人员健康证信息进行比对核查,监管部门同步开展随机抽查,对过期证件及假证问题从严处置,全力守护食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在食品包装安全方面,执法人员重点检查外卖餐盒的采购渠道与质量资质,仔细核对采购票据的来源、数量等信息,严格查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合格证明等关键要素,确保餐盒符合安全标准。同时,对入网商户的餐饮具消毒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实地检查清洗消毒设备运行状态,核查消毒流程合规性与记录完整性,并安排专人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消毒环节无死角。
为从根本上规范外卖行业经营行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采用“平台+类型+商户”的金字塔式宣传模式,深入行业一线开展“送法入企”活动,累计发放《电子商务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手册100余册,通过精准普法引导平台与商户依法经营,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外卖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