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梁英杰) 2024年以来,石楼县辛关镇人大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布局,以代表联络站为重要阵地,持续探索人大代表履职“133”工作模式,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举措,让人大代表的履职更接地气、更具实效,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力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运用一张网格,打通联系群众神经末梢。该镇人大将6个行政村联络站参照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模式,按照就近原则,把全镇52名人大代表分成6个网格,每名代表对应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以及各村小组长,按照网格进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开展民意访谈,收集民情社意,有效地拓宽了联系渠道。2024年以来,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进网格访民情126人次,收集问题15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件、为民办实事11件。
抓牢三个抓手,全力推动代表履职尽责。一是抓牢学习培训,坚持集中学习和外出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培训以季度开展,重点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人大会议相关工作精神。下发《新编人大代表履职工作手册》,征订《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等报刊资料,通过联络站微信群及时发布学习资料,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同时,组织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带回好经验、好做法,推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抓牢调研视察,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关注民生和热点问题,精心策划调研和视察方案,提前熟悉调研和视察内容的相关专业知识,按时间节点开展,并注重调研和视察结果的运用,及时撰写调研和视察报告,客观真实反映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抓牢执法检查,针对乡镇执法队执法薄弱环节,加强执法检查,促进执法队适应新常态、公平执法,同时倒逼人大代表学习法律法规、提高履职能力。
设置三张清单,充分凸显代表担当作为。为破解联络站人大代表收集群众的诉求、意见建议办结难题,镇人大以三张清单模式促进问题解决。“问题清单”由代表收集反馈问题,分门别类汇总按照流程上报到中心联络站。“交办清单”是将汇总问题移交有关部门,镇人大主席团收到代表反映的问题后,马上移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限期答复。“反馈清单”则是职能部门办结事项后交给代表,人大主席团全程跟进,督促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处理。
通过“133”工作模式,辛关镇人大以网格联通民情、以学习赋能履职、以清单压实责任,让代表服务有温度、议政建言有深度、民主实践有亮度,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强劲的基层动能,切实将代表联络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