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档案映烽火 精神永传承

——吕梁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和“9·5”《档案法》宣传活动侧记

图为市民正在观展。

□ 本报记者 韩笑 徐楠

9月2日上午9时,秋日的阳光洒满吕梁市图书馆前广场,吕梁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档案里的吕梁敌后抗战”与“9·5”《档案法》宣传活动同步启幕。

广场上,红色主题展架整齐排列,泛黄的档案复印件、珍贵的历史图片与醒目的宣传标语相映,吸引着市民驻足观看,一段段镌刻在档案里的峥嵘岁月,在市民驻足凝视、细细品读的过程中缓缓铺展。

“1931年9月19日晨,日军在沈阳外攘门(小西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图片旁的文字注解清晰呈现着历史背景,围拢的市民凑在展前,逐字阅读注解内容,探寻档案背后的细节。

图片展以“中流砥柱 民族脊梁”“坚固屏障 英雄吕梁”等五大板块为脉络,从瓦窑堡会议的战略决策,到晋绥边区建党建军建政;从百团大战中的浴血冲锋,到地雷战、地洞战里的智慧与勇气,一批由山西省档案馆、吕梁市档案馆、县市区档案馆及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等单位提供的档案资料,将80多年前吕梁儿女“用血肉筑长城”的故事具象呈现。

在“同仇敌忾 浴血山河”展区,市民王先生带着女儿驻足在“岚县地雷阵”图片前。“原来咱们吕梁的民兵早就用自制地雷打击侵略者了!”王先生指着图片上的文字,给女儿讲解当年军民“空室清野保安全”的故事。

展区内,一份记载离石县地洞斗争的边区档案复印件,字迹虽有些模糊,却清晰还原了敌后斗争的艰辛,不少市民拿出手机拍照,留住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

广场另一侧的《档案法》宣传区同样热闹。工作人员向过往市民发放《档案工作基本术语》《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等宣传手册,耐心解答“个人如何查询开放档案”“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等问题。

“没想到档案和咱们的生活这么近,工龄认定、房产查询都离不开它!”刚咨询完的市民李阿姨,手里捧着宣传册认真翻阅。现场还设置了档案知识互动问答环节,市民们积极参与,在轻松氛围中了解档案法规与档案文化。

市档案馆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档案文化的传播,未来将继续挖掘红色档案资源,让更多人从档案中汲取前进力量,让吕梁精神在新时代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