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葡萄园里说丰年

□ 实习记者 王卫斌

葡萄园里说丰年,听取笑声一片。近日,清凉甘甜的葡萄成为水果市场的主角,柳林县石西乡前焉村的葡萄种植园迎来了一年中最甜蜜的丰收季,这片占地20亩的葡萄园,六个品种的葡萄陆续成熟。一串串晶莹剔透、饱满诱人的葡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游客提着篮子,穿梭在葡萄园里品尝、采摘,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仿佛在这里找到了田园诗人笔下的美丽风景。

“避雨栽培技术让今年的葡萄格外甜,60个大棚每天吸引五六十位游客亲手采摘。这片20亩的葡萄园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成为城里人体验田园生活的热门去处,从七月到十月都会洋溢着欢声笑语。”柳林县萄宝园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薛飞飞对葡萄园的收益充满信心,“今年种了有60多棚,目前葡萄已经陆续上市,每天来的游客有50-60个人,一天能卖个300-500斤。”

薛飞飞指着大棚介绍:“这种避雨栽培技术能有效防止雨水冲刷,保证果实品质。农场还安装了智能滴灌系统,精确控制水量,让每一颗葡萄都能充分吸收养分,保证了葡萄的品相和口感。”在葡萄园里,一串串色彩瑰丽、颗粒饱满的葡萄簇拥着从叶子缝中垂下来,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醉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吸引了周边的游客纷至沓来,有人专门从县城赶来,就为了品尝这新鲜的果香味道。“我们每年都来,这里的葡萄又大又甜。”一位正在采摘的游客笑着说。

临近中午,葡萄园里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孩子们兴奋地在葡萄架下面穿梭,大人们则仔细比较着每一串葡萄的成色,欢声笑语不断。有人迫不及待地尝起了刚采摘的果实,脸上露出欣喜满意的笑容。迎来送往的客人一波接着又一波,葡萄园主人薛飞飞乐得合不拢嘴。看着这热闹的场景,他盘算着明年要不要再扩大种植面积。

薛飞飞说,他的葡萄园能够迎来大丰收,离不开当地政策和科技的支持。近年来,柳林县大力扶持农户发展特色农业。薛飞飞曾经是一名水暖电维修工,几年前,一次偶然机会,在浙江承包了十亩葡萄园,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捞到了创业致富的第一桶金。2023年3月,薛飞飞回到石西两河口,承包了二十亩闲置土地,投资60余万元,建成了五十个避雨棚,全力搞葡萄种植,引进蓝莓夏黑、阳光玫瑰、妮娜皇后、蓝宝石、浪漫红颜、南太湖等特色品种,利用几年研修的技术,在二十亩葡萄园里精耕细作,打造现代生态农业。

薛飞飞介绍,从苗木选择、种植方法到水肥、温度管理,从早期修花、剪枝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加上石西乡温差大、沙土种植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去年葡萄种植实现了大丰收,第一年挂果产量就达四万余斤,亩产收入8000元,总计收入16万元。当地村民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外,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农忙时工人达80余人。通过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现在,石西乡的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薛飞飞成为当地葡萄种植致富带头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生态农业种植,石西两河口正在成为现代生态农旅融合发展的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