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开学季,我市大街小巷涌动着“开学经济”的火热气息。作为知识传递与新学期期许的重要载体,书店成为学生和家长们争相前往的“补给站”。
走进离石区久安路梯田书店,教辅资料区人头攒动,家长和学生们穿梭在书架间,指尖划过一本本厚重的书籍。“孩子升初二,课程难度加大,得找本好的辅导资料。”一位王姓家长说道。旁边的孩子也凑过来,指着一本讲解详细的资料说:“这本看起来不错,例题多,还有详细解析。”工作人员介绍,这类与课堂进度同步的教辅书,始终占据销量榜首。
课外阅读区同样人气高涨。文学名著、科普读物摆放整齐,不少学生对照学校的阅读清单认真挑选。“高中学习紧张,但阅读不能落下,多读书能拓宽知识面。”一名高一新生边挑选边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三体》《活着》等书籍,成为热门之选。
为迎接开学季,梯田书店推出多重优惠:教辅书籍满二赠一并附赠礼品,购买指定课外读物可获赠精美笔记本、笔、卡套或帆布包等。书店负责人介绍,开学季以来客流量较平日增长30%,销售额提升40%,其中教辅类书籍销量同比激增50%,数理化辅导资料尤其畅销。“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备,进货量较平时增加了40%,涵盖各年级各学科教辅及丰富课外读物,全力满足客户需求。”
面对竞争,传统书店加速业态创新。吕梁新华书店三层新增“自习+阅读”空间,配备打印机、饮水机、零食饮料区、微波炉、冰箱等设施,还设有餐饮休息区。100个自习工位每日座无虚席,上座率始终保持100%。“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写作业,顺便就能选购学习资料。”自习室负责人赵珲说,店内教辅、文具、饮品销量同比增长60%。
尽管消费热情高涨,部分家长开始反思非理性支出。初中生家长刘晓璇算了一笔账:开学季为孩子购置文具、教辅、电子设备花费近4000元,“但成绩提升的关键还在学习习惯。”她建议:“像花哨的笔、联名款书包等非必需品,可以适当控制。”
开学季的书店,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消费的热点。一本本新书,承载着学生们对新学期的憧憬,也见证着我市“开学经济”的蓬勃活力。如何在商业利益与教育本质间找到平衡,成为这场经济热潮留给城市的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