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广告

提升新时代国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效的策略

□ 张 姗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 “神经末梢”,其思想政治工作质效直接关系到企业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更关乎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新时代背景下,国企面临改革深化、数字化转型、员工结构变化等新情况,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需突破传统模式,以更精准、更鲜活、更务实的策略回应时代需求,为国企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一、新时代国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赋予国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使命。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落地生根,需要基层思政工作搭建“最后一公里”的传播桥梁,引导员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等举措的推进,难免引发员工思想波动,基层思政工作需及时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成为改革发展的“稳定器”。

当前,国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一,内容与实际脱节,部分基层单位将思政工作等同于“读文件、学报告”,未能结合岗位实际、员工诉求设计内容,导致“虚功虚做”,难以触动员工思想;其二,方式方法陈旧,过度依赖会议、展板等传统形式,数字化手段运用不足,无法适应青年员工的认知习惯;其三,队伍能力不足,基层思政工作者多为兼职,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其四,与业务融合不深,存在“思政是思政、业务是业务”的“两张皮”现象,思想政治工作未能嵌入生产经营环节,未能体现“服务中心工作”的价值。

二、提升新时代国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效的核心策略

(一)强化理论武装,锚定思政工作的政治方向

理论武装是基层思政工作的根本。基层单位需摒弃“照本宣科”的学习模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企业发展史、基层奋斗史相结合,打造“有温度、有故事”的理论传播体系。一方面,开展“微宣讲+情景化”学习,选拔基层党员骨干、劳动模范担任“宣讲员”,在车间班组、项目一线开设“思政微课堂”;另一方面,搭建“线上+线下”学习矩阵,线上依托企业微信、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碎片化理论知识、短视频党课,形成“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氛围,确保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

(二)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适应新时代员工特点,需以“创新思维”重构基层思政工作载体。针对青年员工“爱互动、重体验”的需求,可引入数字化、沉浸式手段:例如开发“VR思政课堂”,还原国企历史上的奋斗场景、重大事件,让员工“身临其境” 感受企业精神。同时,注重“人文关怀”与“思想引导” 相结合,建立“基层员工谈心谈话制度”,思政工作者定期与员工面对面交流,既倾听工作难题,也关注心理诉求,对生活困难员工开展“一对一”帮扶,对思想困惑员工进行“靶向疏导”,让思政工作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真正走进员工心里。

(三)融入中心工作,实现思政与业务的同频共振

国有企业基层思政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需找准“思政+业务”的结合点,让思政工作成为推动生产经营的“催化剂”。在安全生产领域,开展“思政+安全”主题活动,通过“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将安全生产的理念融入日常操作,同时组织员工家属参与“安全家书”分享会,以亲情力量强化安全意识;在项目攻坚领域,成立“党员突击队”,在重大项目推进中设立“思政驿站”,及时宣传攻坚中的先进典型,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改革落地领域,思政工作者主动参与政策解读,向基层员工讲清改革的意义、步骤与红利,化解改革中的抵触情绪,凝聚“改革同心”的共识。

(四)建强工作队伍,夯实思政工作的组织基础

基层思政工作质效的关键在于队伍素质。需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懂业务、善思政”的复合型队伍。一方面,优化队伍结构,选拔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熟悉基层业务的党员干部担任专职思政工作者,同时吸纳劳动模范、技术骨干、青年代表担任兼职思政员,形成“全员参与”的思政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强化能力培训,建立 “基层思政工作者培训体系”,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业务研讨、心理辅导等培训,同时组织思政工作者到先进企业交流学习,提升其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尤其注重培养数字化技能,使其掌握短视频制作、线上平台运营等工具,适应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技术需求。

(五)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思政工作的长效落实

完善的机制是基层思政工作持续推进的保障。需构建“责任明确、资源到位、评估科学”的长效机制。在责任机制上,明确基层党支部书记为思政工作第一责任人,将思政工作任务分解到班组、落实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在资源保障上,国企总部加大对基层思政工作的投入,为基层配备必要的活动场地、数字化设备,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开展主题活动、帮扶员工,确保基层思政工作“有场地、有经费、有工具”;在评估机制上,建立“基层思政工作成效评估体系”,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思想动态分析、业务指标变化等多维度评估工作效果,避免“重形式、轻实效”,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策略,不断优化思政工作的内容与方式,确保工作始终贴合基层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结语

新时代为国有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也孕育新机遇。基层思政工作需立足 “政治引领、服务员工、推动发展” 的定位,以理论武装强根基、以创新方式增活力、以融入业务显价值、以建强队伍固基础、以健全机制促长效,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基层员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推动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霍州煤电临汾宏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