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中国人寿吕梁分公司

小额保险暖农心 护农安农更惠农

本报讯 乡村振兴的蓝图中,民生保障是坚实基石。近年来,在普惠金融的广阔版图中,中国人寿吕梁分公司以小额保险为支点,将“护农”“安农”“惠农”的承诺融入服务肌理,在广袤乡村田野间织密风险保障网,让保险的温度直抵农心。

精准“护农”,织密“安全网”。为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该公司通过“全市域、全链条、全方位”等手段进行防范。近年来,该公司以“不留死角、应保尽保”为目标,将小额保险推广与乡镇区划、人口分布精准对接,实现全市13个县市区、76.74万名农村群众广覆盖。通过与村“两委”合作建立“村级保险服务点”,将保障触角延伸至最偏远的自然村,确保村镇山区等薄弱区域的农民也能平等享受保险服务,让“小保险”成为覆盖全域的“大安全网”。着力构建“公司+政府+村委”协同机制,公司负责产品设计、理赔服务;政府部门将小额保险纳入民生工程统筹推进,给予政策支持;村干部协助宣传推广、信息收集。三方联动打通“保障供给—推广参保—理赔落地”全链条,形成“政府有号召、农民有需求、村委有回应、企业有行动”的良性循环。针对农民“怕意外、怕大病、怕损失”的核心诉求,公司紧扣小额保险主线,全面覆盖农民群众农忙劳作、交通出行等意外伤害场景;同时紧密对接农村群众健康医疗和财产安全需求,延伸提供个人商业健康医疗和财产保险服务。

服务“安农”,架起“连心桥”。“让老百姓放心,给老百姓托底”是该公司几任领导一直努力践行的准则。聚焦风险兜底,提升护民实效。通过“低保费、广覆盖”的小额保险,帮助农民以较低成本转移意外伤害风险。推出年保费30元、50元、100元三档可选保费,方便农民群众自主选择,不同档位对应差异化保额,投保后即可为参保农民提供数万元的意外风险保障,相当于用“一顿饭钱”换一年安心。聚焦服务下沉,拓宽护民路径。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将服务窗口“搬”到农民家门口,在乡镇设立“保险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在行政村设“服务点”,由本村村医兼任服务专员;对参保农民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手把手协助完成投保、理赔手续。通过“中心+站点+上门”三级服务体系,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保险,彻底解决“进城办事难”的问题。聚焦认知内化,筑牢护民根基。针对农民对小额保险“不懂、不信、不敢买”的现状,协同县乡两级政府将小额保险政策宣导和推广落地纳入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动员部署会重点内容一体推进。因地制宜开展“小额保险进农家”活动,用“身边人理赔案例”现身说法,用接地气的乡音乡情普及保险常识。通过通俗化、场景化的宣传,让农民从“不懂保险”到“理解保险”再到“主动参保”,逐步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意识,筑牢“人人有保障”的思想根基。

广泛“惠农”,铺设“快车道”。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通,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便捷多元服务途径,让参保“易”起来。推出“线上+线下”双渠道参保模式,线下支持现金、微信转账等多种支付方式,适合老年群体;线上开发“小额保险商户保二维码”,村民通过手机填写信息即可完成投保,全程不超过3分钟。针对农村网络信号弱的问题,同步推出“离线投保”功能,由驻村专员收集信息后统一录入,让“不会用手机”的农民也能轻松参保。强化专业队伍保障,让服务“暖”起来。公司组建由30余人组成的小额保险专业服务团队,协同联动村医等人员形成企村共建的小额保险理赔保障服务队伍。积极开展专业服务团队下乡入村上门服务,实现了农民群众出险后本村有专人管,不出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理赔服务。畅通绿色理赔通道,让赔付“快”起来。建立小额保险理赔快速响应机制。票面金额10000元以下责任明确、事实清楚、索赔资料齐全的医疗费用报销型案件免查勘、免纸质资料,结案后实时到账;实行农村小额保险理赔e化处理,线上即可申请,无需农民跑腿。正如村民张大哥所说:“报案当天钱就到账,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仅今年1月至8月,公司就累计为6464名参保出险农民群众,理赔意外伤害保险金1259万元。

扎根乡村,服务民生。多年来,该公司以小额保险为载体,用“护农”的初心筑牢风险防线,用“安农”的举措打通服务壁垒,用“惠农”的担当兑现暖心承诺,让小额保险真正成为农民的“定心丸”。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服务,让更多农民共享保障红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国寿力量”。 (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