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灯影春秋—孝义市明清皮影木偶特展”在吕梁市博物馆开展

本报讯 (记者 王洋 通讯员 曹芳) 9月26日,一场承载着明清时期民间艺术精髓的“灯影春秋—孝义市明清皮影木偶特展”,在吕梁市博物馆临展厅正式拉开帷幕。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今年年底,为广大市民与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触摸传统、感受非遗魅力的优质平台。

作为一次聚焦皮影与木偶艺术的专题展览,其成功举办离不开省、市两级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悉心指导,更得到了孝义市文物局、孝义市博物馆的积极响应与全力支持。展览以“文物为证,传承为魂”为核心思路,巧妙划分“悬灯弄影”“撑杆擎偶”两大主题展区,通过“静态展品+动态呈现+互动体验”的多元模式,让千年非遗焕发新生。展区内,详实的文字史料系统梳理了孝义皮影与木偶艺术的历史源流,泛黄的历史老照片还原了昔日艺术展演的热闹场景,而一件件承载着岁月温度的明清时期皮影、木偶实物,更是以其独特的造型美学与精湛的制作工艺,直观展现了这两项民间艺术的深厚底蕴——从皮影的镂刻纹样到木偶的服饰细节,每一处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览创新性地设置了多处互动体验区,将现场皮影木偶展演、沉浸式交互装置与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观众不仅能静态欣赏文物,还可通过交互设备了解皮影制作的全过程,更能在展演区近距离观看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表演。活动现场,多位孝义皮影、木偶非遗传承人端坐展演区,指尖操控着皮影、木偶灵活起舞,伴随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唱腔与乐器伴奏,光影在幕布上流转变幻,经典的故事片段在传承人手中生动再现,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式重温传统艺术的独特韵味,非遗表演也因此成为整场展览最吸睛的亮点。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精选展出129件明清时期的珍贵文物,品类丰富、特色鲜明,其中包括皮影头茬60件、披水26件、摆场15件,以及木偶捎子8件、木偶头盔7件、木偶头带8件、木偶衣服5件。所有展品均源自孝义市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且大部分文物为首次公开亮相,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兼具,为研究明清时期民间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为进一步丰富市民的观展体验,增添节日氛围,吕梁市博物馆还围绕此次特展策划了系列配套活动。在9月26日至27日,以及10月1日至8日,市博物馆将特意增设皮影木偶戏演出场次,每日上演五场,满足不同时段观众的观演需求;国庆、中秋节期间,还将推出亲子体验课,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皮影制作、木偶操控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为广大观众搭建起一个亲近非遗、传承传统的多元互动平台,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