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广告

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宣传教育的切入点

□ 樊小龙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青年员工的理想信念、职业操守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应尽责任与使命。开展宣传教育不仅要宣贯思想,还要建立起青年员工与企业价值观相融共生的新机制,在解决好青年员工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同时,引领青年员工将个人的目标融入到企业的目标之中,并将其上升到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度,真正达到个人、企业、社会共赢的局面。

一、以“价值共鸣”为切入点:构建与企业精神共生的认知体系

(一)解构企业精神的时代内涵

国有企业蕴含的历史担当和时代使命是企业的精气神所在,但是青年员工之间经常会带有一定的“距离感”。宣传教育需将企业精神从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时代语言,通过解构其与青年员工价值追求的契合点建立共鸣,比如,用“家国情怀”解读青年员工以大国工匠、建筑工程骨干等形式助力重大工程建设的使命担当、用“创新精神”阐释青年员工勇于挑战技术难关的攻坚克难与自我提升之路。

在解构过程中,切忌简单的概念替换,而是从企业精神与青年员工职业发展、自我实现的联系角度去解读,把企业发展历程中与国运相连的发展瞬间与青年员工倾情诉说。并将两者关系置身于发展大势之上,让青年员工明了自己职业生命的成长、企业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都是对企业砥砺前行支撑最好的报答,如此才能在思想上形成对企业精神价值的认同和拥有感。

(二)搭建双向互动的价值对话平台

传统的宣教工作往往是说教式的单向灌输,一言堂式的讲教可能更加容易引起青年员工的反感与对立。“价值共鸣”宣教,就是采用构建平等对话的方式开展,利用线上线下交流平台给青年员工提供了解企业价值观的机会和空间,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双向反馈沟通交流,形成本质意义上的良性互动,而不再是简单的宣教式的工作。

线上借助企业内网或企业微信群、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开设“企业精神大家谈”“我的职业观”等话题区域,邀请青年员工根据自身的经历谈体会、讲感受;线下可以通过组织召开“青年与企业共成长”座谈会,邀请各个年龄阶段的员工代表畅谈自身对于企业价值观的实际践行过程与收获。

二、以“职业成长”为切入点:将教育融入青年员工发展全周期

(一)构建与职业发展阶段匹配的分层教育体系

青年员工在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需要和困惑,刚入职时是关注如何尽快的角色融入和能力积累;到了中后期,对职业发展的瓶颈和突破提出了一些疑问;最后则是对自己在单位能担负的责任、贡献的价值存在更多的考量。宣传教育工作可根据其特性开展分层次、分梯度的宣教活动,并让宣教的内容紧密契合青年员工个人的成长需求。面对新入职员工,要开展企业发展史、组织文化、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快速地熟悉了解企业,融入企业文化氛围;针对工作年限3~5年的青年员工,强化职业道德素养、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组织学习培训课、案例研讨、技能比武等形式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对一些有工作经验的青年骨干人才,在开展专业培训的同时,更应加强其战略思维和责任担当教育,并将其逐步安排到一些重大事项或者重点工作中去发挥作用,这便形成了有层次的教育,使宣传教育也伴随青年职工的成长,并成为其成长成才的“助推器”。

(二)将思想引领嵌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青年员工对实用性知识与技能的关注度远高于纯粹的理论说教。宣传教育需破除“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割裂分离的做法。在职业技能培训中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内容统合到职业技能培训之中;把工匠精神融入技术培训之中,树立认真严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职业精神;把责任意识融入管理培训之中,引导青年员工认识到管理岗位的使命与担当。

通过“技能培训 + 价值引领”的融合模式,使得宣传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效性。比如,在开展新能源技术类培训时向青年人阐释国家“双碳”战略,将企业技术研发方向摆出来讲透;在开展项目管理类培训时,向青年人剖析企业参与的某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工作,让其感受到责任与压力,使其明白自己为所在企业做事所担负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以“数字赋能”为切入点:创新适应青年认知习惯的教育形式

(一)运用数字化工具构建沉浸式教育场景

青年员工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短视频、直播、VR等数字形式符合他们的口味。因此,在宣传教育上就要适应这样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传统教育方式转变成新的数字化表现形式,打造出可入眼、可入境的教育场景来,这样的宣教才更有力度、更有魅力、更易接受。可利用VR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进行模拟还原,通过VR的形式让青年员工“身临其境”,感悟企业发展史。同时,可运用短视频平台推出“青年榜样说”系列短片,展示优秀青年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攻坚克难、务实奉献、廉洁从业的事迹。最后,可借助线上知识竞赛、答题测验等活动来传达企业的理念与要求。

(二)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矩阵

单纯的线上教育缺乏深度互动,线下教育则受限于时空条件,要想更好地宣传教育就得建立“线上+线下”的矩阵式教育平台。在线上的平台主要完成知识、话题、思想以及各种交流任务;在线下的平台上应该突出大家对内容的充分讨论和切身体会,还需要大家能够达成共识,从而达到真正的连接。例如,线上推出“企业发展历程”系列微课,让青年员工在线自学。线下举办“重走企业发展路”研学活动,组织青年员工到企业历史地标的参观考察、先进车间的亲身体验,在现场观看自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深度交流。

四、结语

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宣传教育的切入点,本质上是找到青年员工成长需求与企业发展目标的结合点,构建 “润物细无声” 的教育生态,实现教育与时俱进的功能发挥。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