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至,汾阳的街巷间早早就飘起了熟悉的甜香——这不仅是中秋节的预告,更是汾阳月饼提前“启程”的信号。一个个传统月饼摊前,刚出炉的月饼还带着炉膛余温,芝麻与胡麻油的香气裹着麦香漫过街角;直播间里,主播对着手机镜头,展示着金黄油亮的月饼皮薄馅足;快递网点中,打包好的月饼包裹堆成小山,正等着被送往福建、陕西、新疆,甚至远渡重洋到美国、日本。这块承载着千年匠心的汾阳月饼,打破时节界限,从地方传统节令美食,蜕变成备受五湖四海食客们追捧的特色美食,用阵阵香甜勾勒出最暖的“家乡符号”。
“要做好地道的汾阳月饼,发面、拌馅、烘烤,每一步都不能含糊!我们每天要做五六千个月饼,就这还得不停手地干,订单根本忙不完。”在汾阳城区一家传统月饼店,烘烤师傅一边将刚出炉的月饼装盘,一边笑着说道。清晨时分,这家月饼店便飘出第一炉香气,金黄油亮的月饼从炉膛内取出,芝麻的醇厚、胡麻油的浓郁与发酵面团的麦香交织在一起,在街巷间久久萦绕,勾勒出中秋佳节热闹非凡的独特图景。
“咱们每年一过七月十五就忙活开了,每天订单不断!不光是汾阳本地人来买,外地顾客更是不少。福建、陕西、重庆、西双版纳、新疆……这几天各地订单都在涨,还有出国的呢!每年都有美国和日本的两个固定顾客,会专门订五百个汾阳月饼寄过去。”店主指着店内堆积如小山的月饼介绍,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想把这份家乡的味道分享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汾阳月饼早已不是中秋专属,而是成了日常传递心意的“香饽饽”。
这份受欢迎的底气,源于汾阳月饼千年传承的匠心与独特风味。汾阳月饼源于唐宋,盛于明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制作工艺独具特色:以和了胡麻油的发面为皮,烤熟后皮质酥松,入口即化且极易消化;馅料以能益气养血、健脾暖胃的红糖为主,搭配当地产的汾州核桃仁、白芝麻等辅料,甜而不腻、满口留香,既满足味蕾享受,又蕴含养生理念。
“咱们汾阳月饼的优点就是耐存放,放上十天半个月都不带干的,口感还是一样好,这也是外地顾客愿意下单的原因之一。”一位直播带货的商家主播在镜头前向网友介绍,手上还展示着刚烤好的月饼,金黄的外皮上撒着芝麻,评论区下,网友不断刷屏“下单”。
互联网的发展,更让汾阳月饼的“香飘范围”不断扩大。如今,越来越多汾阳月饼商家搭上直播电商的“快车”,主播们在镜头前热情讲解月饼制作工艺、细数独特口味,有时还会直播现场烤制的全过程,让全国各地的网友直观感受汾阳月饼的匠心与美味。“通过直播,我们汾阳月饼的销量特别好,最远卖到了新疆、海南等地,很多外地朋友品尝后都成了回头客,还会推荐给身边人。”汾阳市俊河月饼店的主播欣喜地说,直播间的订单量节节攀升,有时一场直播就能卖出上千个月饼。
月饼热销的同时,汾阳快递行业也迎来了“小高峰”。在市区各个快递网点,随处可见打包发货的忙碌场景:工作人员仔细将月饼装入防震包装盒,贴上快递单,再分拣到不同区域的运输车上,确保每一份带着家乡温度的月饼都能完好无损地送到客户手中。“这段时间每天要发几百件月饼快递,比平时忙多了,但看着这些包裹发往全国各地,也替咱这家乡味高兴。”一位快递网点负责人说。
未到中秋月满时,汾阳饼香已万里。这块小小的汾阳月饼,以一场“提前出发”的旅程,不仅打破了节令限制,更完成了从节令食品到情感载体的升华——它一头连着汾阳传承千年的制作匠心,一头牵着海内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在传递美味的同时,更让汾阳的文化与温度,随着阵阵饼香,飘向了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