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方山县张家塔村

文旅焕发“活力” 村民乐享“福利”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清晨的张家塔村,旅游接待中心门口早已热闹非凡。雪白的面粉、金黄的食用油、饱满的大米堆叠如一座小山,暖融融的晨光,连空气里都飘着甜意——这是村里近日给全体村民准备的福利,消息一传开,家家户户都动了起来。

不到9点,接待中心前已排起长队。村民韩香连抬着面粉笑得眉眼弯弯:“去年过年每口人分了500多元,如今又发米面油,以前守着老宅子哪敢想咱村能靠旅游过上好日子!”有人开着提前垫好布的三轮车,有人骑着绑牢布绳的自行车,还有人推着特意腾出后座的电动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

这份底气,源于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凭借独特的地下甬道景观与厚重的古村文化,张家塔村踏上旅游快车道,每逢春节、国庆,游客便一波接一波前来打卡。几次旅游黄金周下来,村里的接待能力越来越强,从住宿吃饭到景区讲解服务,都有了稳稳的“底气”。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村集体收入72万余元,村民增收47万元;2024年游客量已近4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91万余元,村民增收50万元,旅游收入一年比一年可观。

“以前守着老宅子过日子,现在靠古村挣了钱,第一时间就想让大伙都沾光!”村支书王军峰攥着登记本,洪亮的声音穿梭在人群中。他和其他村干部忙着登记、发福利,手忙脚乱却满脸喜气,一边帮村民递过米面油,一边补充:“这次给全村1000多口人每人都备了福利,到了春节,还会再分红!”小卖铺老板娘赵继兰望着热闹的场景,笑着感慨:“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咱这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

阳光铺满古村的石板路,映着村民们笑盈盈的脸庞。近日发放的这份“暖心福利”,是张家塔村文旅发展的生动注脚,更是千年古村焕新的鲜活证明——在乡村旅游的东风里,这里正用蓬勃活力,为村民们铺就一条越走越宽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