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的“传家宝”,而宣传工作则是思政工作的“喉舌”与“桥梁”。近年来,国企在深化改革、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双重挑战:内部需应对年轻员工价值观多元、职业诉求差异化的问题,外部需适应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碎片化、引导难度加大的趋势。传统以“会议传达、文件学习、展板宣传”为主的宣传模式,已无法有效触达员工内心、激发思想共鸣,甚至导致思政工作“形式化”“边缘化”。基于此,探索国企宣传新路径,将宣传工作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不仅是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更是国企坚守“根”与“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当前国企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存在不足
内容同质化,与员工需求脱节:宣传内容多以政策解读、领导讲话、企业成就为主,缺乏贴近员工工作生活的 “微观叙事”。例如,过度强调“宏大主题”,却忽视一线员工的奋斗故事、青年员工的成长困惑,导致内容与员工“距离感”强,难以引发情感共鸣。
形式单一化,互动性严重不足:宣传形式仍以“单向灌输”为主,如召开专题会议、组织集中学习、发放学习资料等,缺乏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形式设计。年轻员工对“被动接受”的模式接受度低,导致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载体滞后化,数字化程度偏低:部分国企仍依赖纸质媒体、内部网站等传统载体,对短视频等新媒体载体的应用不足。即使开通了企业微信,也存在内容更新慢、与员工互动少的问题,未能发挥数字化载体的传播优势。
机制碎片化,协同性有待加强:宣传部门与思政工作部门、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同,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导致宣传内容与业务实际脱节,无法将思政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二、探索国企宣传新路径的核心维度
(一)内容创新: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共鸣”,增强思政工作的感染力
内容是宣传的核心,也是思政工作的灵魂。国企宣传需转变内容创作思路,将“政策语言”转化为“员工语言”,将“企业故事”转化为“个人成长故事”,让思政内容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挖掘“身边典型”,挖掘其在岗位奉献、技术创新、攻坚克难中的真实故事。增强思政工作的代入感。结合“业务实际”,实现“思政+业务”融合:将宣传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结合,避免思政工作“空对空”,激发其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形式革新:从“单向灌输”到“互动参与”,提升思政工作的吸引力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创新形式能够让思政工作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打造“沉浸式体验”活动:利用VR技术还原红色历史场景,组织员工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在企业展厅设置“互动体验区”,通过触摸屏幕、多媒体装置等形式,让员工直观感受企业发展历程,增强体验感与记忆点。引入“轻量化学习形式”:针对员工“碎片化时间”多的特点,将思政内容转化为“微党课”等轻量化形式,提升思政工作的便捷性。
(三)载体升级:从“传统阵地”到“数字矩阵”,拓宽思政工作的覆盖面
数字化载体是新时代国企宣传的重要支撑,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载体矩阵,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让思政工作触达更多员工。搭建“一体化数字平台”:整合企业内部 APP、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构建“统一管理、分类运营”的数字宣传矩阵。升级“线下阵地功能”:对传统宣传阵地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线下阵地与线上载体的互补。
(四)机制优化:从“各自为战”到“协同联动”,强化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机制是宣传新路径落地的保障,通过优化协同机制、考核机制等,能够确保宣传与思政工作的长效推进。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成立由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思政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内容规划、活动设计、载体运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宣传与思政工作纳入部门、个人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指标,对在宣传创新、思政工作中表现突出团队与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三、宣传新路径为思政工作注入强劲动能的实践体现
(一)增强员工认同感,筑牢思政工作的“思想根基”
通过内容创新与形式革新,国企宣传能够让思政理念更贴近员工、更易被接受,进而增强员工对企业价值观、国家政策的认同。如,通过挖掘一线员工优秀事迹,提高企业共鸣。这种认同感的提升,让思政工作从“思想教育”变为“思想共识”,为国企发展筑牢了思想根基。
(二)提升企业凝聚力,激活思政工作的“组织活力”
互动式宣传活动与数字化载体能够打破部门壁垒、层级隔阂,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例如,某制造国企举办“思政主题辩论赛”,鼓励不同部门、不同年龄段的员工组队参赛,不仅提升了员工的思辨能力,还增进了跨部门员工的了解;其企业微信公众号的“员工留言区”,成为员工表达诉求、提出建议的平台,企业及时回应员工需求,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这种凝聚力的提升,让思政工作从“组织要求”变为“员工自觉”,激活了企业的组织活力。
(三)推动业务发展,实现思政工作的“价值转化”
“思政+业务”的宣传模式能够将思政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例如,某建筑国企在承接重大工程时,通过宣传“工程建设中的党员先锋岗”“团队攻坚克难案例”,激发了员工的奋斗精神;其围绕“安全生产”开展的思政宣传活动,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率同比下降。这种价值转化,让思政工作从“软实力”变为“硬支撑”,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四、结论
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宣传路径的突破与升级。当前,国企宣传需要摒弃传统思维,从内容、形式、载体、机制四个维度发力,实现宣传工作与思政工作的深度融合。这种创新不仅能够解决传统宣传模式的弊端,更能为思政工作注入“鲜活动能”,让思政工作真正成为凝聚员工力量、推动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