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广告

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索

□ 谢李丽

新时期下,国有煤炭企业面临“双碳”目标转型、数字化升级与员工结构迭代的多重挑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凝聚员工共识、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其传统模式已难以适配新需求。本文结合国有煤炭企业基层工作实际,分析当前思政工作存在的内容脱节、方法滞后、队伍薄弱等问题,从内容、方法、载体、队伍四个维度提出创新路径,并配套组织、制度、资源保障措施,旨在为国有煤炭企业以高质量基层思政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一、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内容与实际脱节,针对性不足:基层思政内容多聚焦理论政策传达,缺乏与煤炭行业“高风险、重体力”特性的结合,对员工关心的薪酬福利、职业晋升、安全保障等实际问题回应较少。例如,部分思政学习仅围绕通用理论展开,未针对井下一线员工的心理压力、井上辅助员工的职业迷茫设计差异化内容,导致员工“听不进、用不上”。

(二)方法与技术滞后,吸引力不强:多数基层单位仍依赖“会议+手册”的传统方式,数字化、可视化手段应用不足。年轻员工更习惯通过短视频、互动平台获取信息,对“单向灌输”式思政教育接受度低;同时,井下作业时间分散、员工倒班频繁,集中式思政活动难以覆盖全员,导致工作“碎片化、低效化”。

(三)队伍专业能力薄弱,执行力不足:基层思政工作者多为兼职(如由班组长、支部委员兼任),缺乏系统的思政理论培训与心理学、管理学知识,难以准确把握年轻员工的思想特点。部分工作者“不会讲、不敢讲”,既无法用通俗语言解读政策,也不能及时疏导员工负面情绪,导致思政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四)考核与激励缺失,持续性不足:多数企业未将基层思政工作纳入量化考核,或考核指标仅关注“活动次数、材料数量”,未与员工思想稳定率、安全生产指标挂钩。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基层干部对思政工作“重布置、轻落实”,员工参与积极性难以调动。

二、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内容创新:聚焦“生产+需求”,增强针对性

内容设计需紧扣煤炭企业核心任务与员工真实诉求,构建“三维内容体系”:

安全导向维度:将思政教育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编写《井下安全思政手册》,通过“事故案例剖析+党员安全承诺”“违章反思会+思想谈心”等形式,让思政内容成为“安全红线”的“守护者”。例如,某煤矿开展“安全思想访谈”,邀请事故亲历者分享心路历程,比单纯宣讲安全制度更具感染力。

员工需求维度:建立“基层思想调研机制”,每季度通过问卷、座谈、家访等方式,收集员工在薪酬、晋升、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诉求,将思政内容转化为“政策解读小课堂”“职业规划指导会”“心理疏导”。针对年轻员工,开设“技能提升+思政教育”双轨培训,将“工匠精神”融入技能教学,帮助其明确职业方向。

转型发展维度:围绕“双碳”目标与智能化转型,编写《煤炭企业转型科普读本》,用“拉家常”的语言讲解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意义,以及转型对员工岗位的影响与机遇,消除员工“转型焦虑”,激发参与改革的主动性。

(二)方法创新:借力“数字+场景”,提升吸引力

利用数字化技术与场景化设计,打破传统思政工作的时空限制:

1.打造“线上思政平台”:开发适配手机、井下防爆终端的思政小程序,设置“微党课”“安全微视频”“员工心声墙”等模块。例如,将思政理论拆解为“动画短片”,将先进员工事迹制作成“真人访谈”,方便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2.开展“场景化思政活动”:在井下井口、员工宿舍等场所设置“思政场景角”-井口设置“安全誓言墙”,员工下井前签名承诺;宿舍区设置“先进员工照片墙”,展示身边人的事迹;利用VR技术模拟“违章操作后果”,让员工在沉浸式体验中强化安全思想,比传统说教更具冲击力。

3.推行“分层分类教育”: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方法-对老员工,采用“座谈会+忆苦思甜”的方式,结合其工作经历讲传统、传精神;对年轻员工,组织“思政辩论赛”“短视频创作大赛”,让思政教育从“被动听”变为“主动辩”。

(三)载体创新:立足“实践+服务”,强化感染力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思政工作从“纸上”落到“事上”,增强员工的获得感:

“思政+志愿服务”载体:组建基层党员志愿服务队,围绕员工需求开展“帮困送温暖”等活动。例如,帮助家庭困难员工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组织技术骨干为年轻员工提供 “一对一”技能辅导,让员工在接受帮助的过程中感受到组织温暖,强化对企业的认同感。

“思政+生产实践”载体:将思政工作融入生产任务,开展“党员攻坚小组”“思政+安全生产竞赛”等活动。例如,在综采工作面安装、设备检修等关键任务中,成立党员小组带头攻坚,同时在攻坚过程中穿插“思想动员会”,用“完成任务就是践行初心”的理念凝聚合力,让思政工作成为“攻坚克难的催化剂”。

“思政+文化建设”载体:打造具有煤炭特色的基层文化,收录一线员工的奋斗故事;组织“矿工春晚”“安全主题文艺汇演”,让员工自编自导自演,将思政元素融入歌曲、小品等节目,在文化活动中传递正能量。

(四)队伍创新:构建“专业+兼职”,提升执行力

打造一支“懂思政、懂煤炭、懂员工”的基层思政工作队伍,是创新落地的关键:

建强专职队伍:从企业内部选拔有基层经验、善于沟通的员工,通过“送出去培训+请进来授课”的方式,提升其思政理论水平与心理学、管理学技能;引入外部专家(如高校思政教师、心理咨询师),定期为专职队伍提供指导,解决复杂思想问题。

建立“能力考核机制”:将“思政工作成效”纳入专职、兼职队伍的绩效考核,考核指标包括“员工思想稳定率”“安全事故下降率”等,对表现优秀者给予晋升、奖金等激励,激发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论

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不是对传统工作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党管思政”核心原则的基础上,对内容、方法、载体的重构与升级。面对行业转型与员工结构变化的新形势,基层思政工作必须跳出“理论化、形式化”的误区,以“贴近生产、贴近员工”为核心,通过内容聚焦需求、方法借力技术、载体立足实践、队伍强化专业,才能真正走进员工心里,成为凝聚人心、保障安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作者单位:霍州煤电谭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