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太厉害了!”“太神了!”高考第一天上午语文考试结束,运城市运康中学高三学生家长微信群几乎沸腾了。兴奋情绪来自走出考场的学生,他们告诉家长,作文题“写信给2035年”居然是他们学校刚刚模拟考过的!写作要求几乎一模一样!
“确实和我们学校5月27日那次语文模拟考的作文题高度一致。老师们很欣慰。”消息在运康中学高三年级主任赵淑萍那里得到证实。赵淑萍同时也是该校高三年级89班、90班的语文老师。中午很短的时间内,她本人已经被学生家长在电话和微信中夸奖了一轮又一轮,相对于兴奋的家长,赵老师显得尤为平静,“这是我们运康中学语文组认真教研的结果”。
赵淑萍今年没有高考监考任务,所以有时间来向记者回答这个“巧合”。
“高考准备的后期,也就是4月份以后,我们语文教研组给学生们准备了12份题进行模拟考试,其中有6份是我们自己组的,还有3份是太原市高三学生统一模拟用题。5月27号那次模拟考,用的就是太原交流来的题。”赵淑萍说,“试卷是已经印好的,但我们已经发现,作文题和之前我们模拟考的一样,所以换成了我们精心选择的‘写给2035年’。”
当时确定作文题的程序是:大家讨论、确定话题,然后在高考语文模拟题题库中有针对性地找题。确定的话题是“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青年人应该怎么做?把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青年的担当和责任结合起来,紧扣这个做文章”。老师们在浩渺高考模拟题库中搜到了最为契合的作文题,以“写给2035年”为副标题作文,除个别语句,写作要求和高考作文要求几乎一模一样。
当时,作文题以小纸条形式发给学生,代替了原来模拟题的作文,考试后,老师全批全改,改了之后又在语文教研组教研了一次,讨论如何指导学生们写好这篇作文,形成统一意见,然后布置给各位老师,再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讲解。
“让宏大的命题落实到个人行动,运康的老师和学生都不陌生。让学生们把自己和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这些我们都贯彻到了教研中。”运康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李晓娟说,运康中学是一个用幸福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潜能的学校,开设了整整100门实践课,让孩子们走班选修,充分培养爱好,发展兴趣,放飞理想。老师带着学生在校园里开荒种地,让学生们感悟生命、体验成长。学校图书馆的书拆分到各个教室,让孩子们充分阅读,感悟经典。运康中学在教研上有着成系统的创新之举。
“这件事有幸运的成分,更有必然的土壤,是老师们踏实教研的结果,也是贯彻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结果。”运康中学校长魏守坚说。 (胡增春)
据《山西晚报》
运康中学模拟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材料二:“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习近平)
材料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读了上面这些话,我们会产生许多的感想和联想。请你以“写给2035年”为副标题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