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笔者在方山县一收藏爱好者手中发现一本木刻版的《从政遗规》,其中选录了“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所作的《亲民官自省六戒》,其版本和刊印时间需进一步考证。
《五种遗规》,清陈宏谋辑。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材。辑者有感于世上多有弊端,遂于公务之余,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着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为遗规五种:《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
陈宏谋是清代雍乾时期有名的封疆大吏,曾在地方上从政三十余年,历任十二省二十一职,做过知府、驿盐道、布政使、按察使、巡抚和总督等职,其任巡抚时间之长,是整个清代无人可比的。美国学者罗威廉教授称他是“18世纪清帝国最有影响的汉族官员”,因为“陈宏谋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其任上骄人的政绩,而在于他作为一个官员的典型意义,以及他对经世之说的阐释。”
《从政遗规》是陈宏谋编辑的《五种遗规》中的一种,成书于乾隆七年。该书分上下两卷,采录了宋代到清代几十位政治家和学者有关从政的言论和事迹,加上他本人的按语编辑而成。他说自己编辑这部书的目的是“惟奉兹古训,随时考镜,转相传布,以此自勉,即以此勉人。”希望从政者“推心、理之相同,以尽治人之责,而又参之前言往行,以善其措施,则宜民善俗,或有取焉。”为达到这个目的,陈宏谋在编辑《从政遗规》时,主要选录了居官怎样清廉公正,怎样审理公务无误,怎样处理上下级关系,怎样动用刑法得当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一批正统精英的从政思想。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谥号“清端”,清代永宁州来堡人,生于方山县来堡村。作为廉政、勤政、善政的典范,他在任职23年间,兴复罗城、再造合州、黄州缉盗平乱、福建平冤、直隶赈灾、两江治吏的事迹令人称颂,被“三举卓异”,康熙皇帝称他为“天下廉吏第一”“古今廉吏第一”。
据史料记载,清两江总督于成龙提出的封建官吏道德修养的六条标准,被称为“亲民官自省六戒”,其内容有“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亲民官自省六戒》的制定,使得当时江南江西(今江苏、江西、上海、安徽等地区)的政治局面弊绝风清。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十八日,于成龙在他生命将息之时,仍流着泪向幕僚们重复着“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 (闫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