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关 注

太原、阳泉、长治、晋城等市为我省治污主战场

记者梳理文件后发现,此次省政府下发的《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文件通知中,涉及了调整产业优化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发展绿色交通体系、优化调整用地结构等8个方面的工作,几乎涉及了防污、治污的方方面面。

3年内,山西将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市(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和汾渭平原4市(晋中、临汾、运城、吕梁)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重点,以大幅减少重污染天气为主攻方向,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从而实现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最终目的。

在此过程中,省环保厅每月公布11个设区市和所有县区的空气质量排名,各市要定期公布环境保护监管执法信息和超标超量排污的单位名单,及时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清单,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信息。

与此同时,将打赢蓝天保卫战年度和终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山西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办法。考核不合格的地区,由上级环境保护部门会同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公开约谈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实行区域环评限批,取消授予的有关生态文明荣誉称号。发现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考核结果认定为不合格,并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工作不力、责任不实、污染严重、问题突出的地区,由省环保厅公开约谈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

此外,制定量化问责办法,对重点攻坚任务完成不到位和环境质量改善不到位的实施量化问责。对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