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特 刊

习俗

中秋节正是丰收之时,也是月圆之时。祭月是我国广大地区的传统民俗之一。中秋之夜的傍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食物,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要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与此同时,全家人也会仰首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这叫赏月,也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吃月饼是全国各地过中秋节的标配习俗。吃月饼不仅在于吃,更是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我国许多地区还有中秋节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桂花酒。

另外,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中秋节习俗。例如:许多地区的猜灯谜、北京等地的供兔儿爷、浙江一带的观潮、湖广一带的燃灯、广东佛山的玩花灯、香港等地的放天灯、南方多地的烧瓦子灯、南京的吃桂花鸭、江西省婺源等地的游火龙、四川多地的打粑、上海嘉定的看会、山东诸城等地的祭祖、山西潞安的女婿宴、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蒙古族的追月、藏族的寻月、侗族的行月、德昂族的串月等。凡此种种习俗,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