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和师生座谈时所讲。
典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周纪》
经典释义: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两句话是出自《资治通鉴·周纪》。《资治通鉴》是北宋大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德行、品德是才华的统帅,而才华和才能是德行的辅助因素。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纪》里边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春秋的时候有一位大夫叫智宣子,他想为自己寻找选择一位继承人,继承智氏的家族,选谁呢?他选了一个人叫智瑶,他认为这个人很优秀。但是他同族里边,有一个叫智果的人,坚决反对。智果说这个人确实才华很出众,有五大优点:第一是什么呢?高大威猛、长得很帅、很英俊;第二,才艺双全;第三,精于骑射,骑马打仗、射箭很厉害;第四是什么呢?这个人勇于决断;再还有一条是能说会道。这五大优点,大家一听就知道,那作为一个优秀的男士就全了,怎么不能当继承人呢?智果说坚决不行,这个人虽然有五大优点,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这个缺点一出来,那五大优点都崩塌了,什么缺点?这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道德上有瑕疵。那智果就警告智宣子,你要让他做了你的继承人,继承了智氏家族的事业,会有灭顶之灾。
果不其然,这个人贪婪却没有仁爱之心。所以后来他虽然掌管了智氏家族,但是却使得后来的智氏家族遭到了灭族这样的结果。
司马光在《周纪》里边,谈到这个故事的就是警告世人,一般的人不大分得清什么是才能,什么是道德品质,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总而言之,认为这个人很贤能,认为这个人非常有能力。司马光说,这不是一回事,有道德是有道德,有才华是有才华,才华是道德的辅助,而道德是才华的统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系列重要讲话以下五点是最重要:
第一点,就是爱国爱民。
钱学森曾经在美国留学,他在美国有非常好的待遇,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冲破了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我们讲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那么从钱老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那颗拳拳的报国之心和浓浓的报国情怀。
第二,就是理想和信念。
年轻时候的周恩来,他面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中华、残害我同胞、戕害我文明,他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的理想。
第三点,就是实干肯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被誉为太行山上“新愚公”的李保国,有人把他称为“农民教授”,他是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平时有教学任务,有科研任务,工作也非常忙,但是他把他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老百姓。
第四点,就是改革创新。
咱们中国文化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实就讲改革创新的重要。
总书记也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都是讲改革创新的重要。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可以说是当今改革创新的一个典范、一个榜样。几十年来,袁隆平不断钻研水稻育种技术,先后培育出了高产、稳产的水稻品种,对咱们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可估量、难以磨灭的贡献。正因为改革创新,让他不断地前行。
第五点,就是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
上个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来到河北正定工作,不唯名,不唯上,踏踏实实,实事求是,为正定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极好的基础。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只要是对正定发展有利的事,不管事情多难都要办好、都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这体现的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