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汉书·武帝纪》
经典释义:
这两句话出自汉代史学家班固的《汉书·武帝纪》。汉武帝的元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06年,武帝下诏书让各州郡推荐人才。让他们推荐什么样的人才呢?就是“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成就伟大的不寻常的功业,必须要有、要等待、要依靠那非同寻常的伟大的人才。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有来历的。在元封五年之前的20多年前,司马相如大家都知道,西汉的著名大文学家、汉赋的作家,他给汉武帝上了一个奏章,探讨西南边境地区的防务问题。在这份奏章里边,他说了五个“非常”,哪五个“非常”呢?“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什么意思啊?要成就大事,要有不同寻常的人。这五个“非常”引起了汉武帝的高度重视。20多年后,把这一串的“非常”,概括成刚才的两句话“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习近平总书记怎么使用人才:
第一,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说,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县委书记队伍的建设。
第二,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习近平总书记还引过清代诗人顾嗣协的一首诗“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因为每个人都有其所长,都有其所短,都有其强项,也有他的弱项。只有用其所长,你才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否则一定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第三,用人要不拘一格。那么自古以来,有识之士都主张用人要不拘一格。我们今天讲,用人不要唯学历,不要唯身份,不要唯资历,要敞开宽阔的胸怀,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广纳贤才。
本版稿件均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