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了传承弘扬伟大的吕梁精神,征集抢救战争年代珍贵革命历史资料,近日吕梁市派员前往四川西昌市,采访70年前南下的革命老人。
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薛斌等三位同志,于11月中旬专程来到凉山州府驻地西昌市,先后采访了吕梁籍或在吕梁老区战斗工作过且健在的张其伟、李凯恩、白云峰、杨子忠、张文琛、丁文华、田二明等22位老革命。逐门逐户来到老人家中,这些多数90岁以上亲历抗日战争的高龄老人,他们精神振奋、滔滔不绝面对采访人员放好的录音机、摄像机镜头,讲述自己70年前在晋绥吕梁老区扛枪打鬼子、反“扫荡”、支前打胜仗的抗战亲身经历和支援陕北前线部队光复革命圣地延安及解放太原的亲历事迹以及1949年南下四川大凉山途中,风餐露宿,踩爆敌人撤退时埋下的地雷,遭遇到土匪袭击,千辛万苦徒步6个月,行程7000里到达边远大凉山西昌。
老人们说,他们在西昌(今凉山州)接管旧政府建立新政权,将一个封建或奴隶社会的彝族地区,带进了社会主义社会。有的战友剿匪牺牲因公罹难了,有的战友积劳成疾病故了,当年进入凉山的250余名吕梁儿女,如今健在的只有80多人。无论故世的、健在的,在凉山战斗工作了一辈子,无怨无悔,没有辜负党的希望和贺龙元帅谆谆教导,更没有忘了吕梁人民的重托与凉山各族人民的心愿。受采访的老人,专心诚意向前来采访的亲人,口头一一做了叙述。并解答了薛主任他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受采访的老人一致赞扬前来采访的亲人,亲人们来到咱们的家里,说话和气,平易近人,好像是娘家的人远道而来看望嫁到西昌的老“闺女”,问长问短,无话不说。亲人们连水果不吃一口,即忙于摄影咱的新老照片、笔记本、抗日手稿、纪念章、军属优待证、退役军人证、离休证等。亲人们的热情细心采访,深深感动了一位抗战老人,他将自己一生北战南征亲身经历,晚年亲笔撰写的“南飞记忆”1至4本书籍,共计56万字,高兴地捐赠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 (李凯恩)
笔者现年93岁,吕梁临县人,南下干部,四川省凉山州总工会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