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期间,他保家卫国,奉献热血青春;回到家乡,他奋战在企业,继续挥洒热血,做表率讲奉献。他退伍不褪色,将军人拼搏、奉献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他就是退伍军人王根峰。
应征入伍 保家卫国
王根峰1979年11月25日应征入伍,在陕西汉中某部队服役。1981年,陕北安康汉中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后,王根峰和战友们奔赴抗洪一线,在抗洪救灾过程中,他一边和战友一起抗洪救灾,一边还发挥以前学过新闻报道的特长,将抗洪救灾事迹写成新闻,积极向各党报投稿,大力宣传抗洪抢险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广泛宣传抗洪第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展示了抗洪战士们的良好形象……当年10月,他因为抗洪救灾工作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在部队服役期间,王根峰工作积极,军事技能过硬,表现突出,曾多次被连营团奖励……
退伍回家 造福百姓
1982年,王根峰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30多年来,王根峰始终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三不怕”精神,通过不懈努力,成为石楼人心目中的榜样。
2004年,县里的一个国营铁厂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倒闭。这时,王根峰挺身而出,四处借钱承包了该铁厂,组建了石楼县永翔冶炼责任有限公司,解决了208名工人的就业问题。他优先录用退伍军人,先后主动接收26名退伍军人就业。石楼县永翔冶炼责任有限公司由于经营得当,连年盈利,铁厂起死回生,工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王根峰也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王根峰带领全体职工群策群力,使将要濒临破产倒闭企业被县委评为纳税大户、先进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铁厂环保不达标,2007年企业被紧急叫停,直接损失逾千万。面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再苦再难,王根峰都没向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也从未抱怨。
他在“八一”慰问县武警战士;捐资二十余万元新建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当地2000余名村民的饮水困难;四处举债筹集资金承包了县原炭窑沟煤矿,安置下岗工人;送医送药、送米送面……“做好事、做善事上不封顶。”这是王根峰常说的一句话。几十年如一日,王根峰始终善德善行,为造福一方百姓无私地奉献着。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虽然退伍了,但不能褪色。”就是这样的王根峰,无论是否身着军装、无论是否还在部队、无论家人是否理解,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情怀,始终不忘军人的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退伍不褪色,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军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