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腊月,乡村里就涌动着年的气息。
糊窗子是大人们的事,窗纸是那种被称之为麻纸的,毛毛糙糙的纸,对着光能看到丝丝缕缕的纤维。这种纸不好看,但很结实,风吹日晒的,到第二年还有韧劲儿呢。
以前村子里的窗户,是用木头架子做成一格一格的造型,搭配上窗纸感觉特别的素雅,悠悠然的,仿佛一下子走进了古时代。
有了窗纸的屋子,总是感觉很暖和,若是夜里下了大雪,窗纸就被映得发白,晃得人眼都睁不开了。
麻雀也喜欢在窗边玩,抓着窗棂喳喳叫个不停。不安生的麻雀还会拍翅膀,抖尾巴,整个身子全印在窗纸上,把窗户震得砰砰响,听得人心里直捏一把汗。
心灵手巧的再剪个窗花,贴到窗户纸上,红彤彤的就有了过年的气氛。
猪是必定要杀的,养了一年,就等着这个时候沾沾腥。
一大早,村里帮忙的人都赶了过来。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走向猪圈,不一会儿功夫,一头肥猪就被五花大绑抬出猪窝,放到准备好的案子上。这可怜的家伙估计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了,从离开猪窝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嚎叫,凄厉的声音飘的满村子都是。只见杀猪的一刀下去,猪便倒在了血泊之中,哼哼几声就再也没了声响。
看门狗也来凑热闹,汪汪汪地叫着,眼神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它们呼朋唤友地在杀猪场地上跑来跑去,渴望有机会能品尝到肉骨头。小一点的狗紧跟在大狗后面,撅着个屁股,这儿闻一闻,那儿嗅一嗅,倘若能遇到一点肉那就更好了,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一块。
说话间,猪已经被拔毛,清洗,处理的白白净净的了。小孩子总是充满了好奇,忍不住要过去摸摸猪耳朵、猪鼻子什么的,还有的掰开嘴看猪的牙齿,竟然也有蛀牙,就想着猪牙疼的时候会不会哭呢?
集市上也是人来人往,衣服、鞋子、糖果、调料、花生、瓜子……人们拖儿带女,看到有需要的就买一些带回家,大人和孩子,脸上都带着喜庆。辛苦劳作了一年,大家伙都挺不容易的,都想红红火火地过个年。
屋子里也开始打扫卫生了,大人孩子齐上阵,抬柜子的抬柜子,搬椅子的搬椅子,把一年里积攒下的灰尘都除掉。趁着阳光晴好,把被子该清洗的清洗,该晾晒的晾晒,让阳光的味道永远停留在家里。
隔壁二婶子家又开始蒸花馍了,灶火前热气腾腾,老远就闻到了麦子的清香。
粗瓷碗里栽得蒜苔也已经有半匝长了,绿油油的,就那么密密地围在一起,像不离不弃的小伙伴。这长势到过年的时候正好吃,笨鸡蛋炒蒜苔,这可是农家人最喜欢,最朴实的一道菜了。
黄豆芽、绿豆芽也已经准备就绪,摇晃着脑袋就等着在主人面前大显身手了。
年三十那天,也是忙忙碌碌。吃过早饭,人们就开始打扫庭院,然后熬一小碗浆糊,贴门神,贴年画,贴对联。这时,性急的孩子会偷偷放几个小鞭炮,啪的一声,吓得正下蛋的老母鸡脸色通红,咯咯咯地直叫唤,半天都安静不下来。
一切收拾停当,乡村也开始翘首企盼。只等那鞭炮一声除旧岁,迎接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