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

周春:坚持就有希望

□ 本报记者 曹永亮

5月1日下午,周春随四川奥都游泳俱乐部的其他成员乘坐飞机来到吕梁。连她自己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带着孩子出来参加比赛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她来吕梁参赛的身份变了,既是运动员的家长,又是俱乐部的工作人员,身兼两职。

出去参赛多,经验丰富。当天办理好宾馆入住手续后,周春先忙着去超市置办了一些生活用品。利用出去的机会,她把去吕梁市游泳馆的路线也问了个底朝天。她做这些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比赛。

“孩子能走到今天,全靠家长和孩子的坚持。”周春称,孩子练游泳已经10年了,13岁时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为了让孩子练游泳,她和孩子付出了许多。孩子从6岁开始学习游泳,8岁时进入正规俱乐部练习。孩子报名的地方是成都最好的游泳俱乐部,硬软件一流。和许多业余游泳运动员一样,她家孩子每天除了练习游泳,还要上文化课。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匆匆吃完早饭后,便赶紧赶到俱乐部练习游泳。每天练习两个多小时,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练游泳确实苦,孩子有过放弃的想法。”周春告诉记者,运动员要承受的不止是身体上的劳累,有的时候还要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孩子遇到瓶颈,会有心理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后果很严重。有一次,她的孩子做训练,在水里游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岔气了,腹部剧烈疼痛,他赶紧出水调节。在一旁的教练却不允许他停下来。他就生气地跟教练讲:“我不想游了。”教练说:“那你让你妈妈来接你,你走吧!”一个星期后,孩子想通了,他嘴上说不想练游泳,但是心里还是想。于是主动找到教练道歉,再次回到俱乐部。

为了让孩子专心练游泳,她学做营养餐,陪孩子训练……孩子的付出也有了回报,曾获成都市大型运动会游泳比赛冠军,个人全能第三名等好成绩。此次,希望在吕梁站比赛上争取进入全国第八名。

“我们是第一次来吕梁,吕梁这个地方不错,游泳馆也挺好的。”周春称,她去年夏天来过山西,去过不少地方。对于几个吕梁的地方名吃,她还能叫出名字。她笑着说:“吕梁宾馆的饭菜不错,要是再放点我们四川的老干妈就更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