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永亮 通讯员 武公式)近年来,汾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吕梁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实现了全面进步。
2018年,汾阳市以稳步提升农村经济为根本,全市实现粮食播种面积58.2万亩,总产17.24亿公斤,同比增长3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93元,增长6.8%。
同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心打造了“一田两园三带九基地”和林下养鹅产业,基本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以扎实推进农村改革为重点,完成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全面铺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了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入扫尾阶段。同时积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有效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以不断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00余家,已认定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5个,直接带动本市及周边县市农户20余万户,实现销售收入(含酒类)162.3亿元。
此外,汾阳市还连续成功承办两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进一步推广了城市形象;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制定并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计划,严格落实河长制,使定期巡查成为常态化,积极开展农田林网建设及可视山体荒山绿化工程,全市共栽植各类苗木81.9万株、通道绿化率达到95%。
据悉,接下来该市将进一步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思想解放,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进一步加快推动该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全面准确把握全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发挥一个引领、坚持两轮驱动、强化三项支撑、狠抓四大提升的“一二三四”工作思路,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发挥一个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两轮驱动,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结合,通过激活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注入乡村发展的外部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驱动力。强化三项支撑,即政策支撑、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全力支持适宜产业向乡镇集聚发展。狠抓四大提升,狠抓特色现代农业提升,加快建设“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着力培养小农户发展能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旅融合发展步伐;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重点开展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等五大专项行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狠抓农村生态环境提升,抓好水环境治理、春季造林绿化、土壤污染防治;狠抓脱贫攻坚成效提升,继续实施政策扶贫工程,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加强扶贫技能培训力度。
另一方面,号召全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粮食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工作重点,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根本出路,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努力方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全力搞好协调突破,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开创汾阳市“三农”工作及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