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职业农民合格证,对农民未来发展,有何益处?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山西开展职业农民生产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工作,目的是建立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以评价促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和生产技能全面提升,激励和带动更多农民走出一条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带动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
举例来说:2018年,怀仁市55名中级以上农技人员以技术承包责任形式,分包全市33个园区。按照核定基础产量目标,超产部分四六分成(技术员四、业主六)上不封顶的办法,取得80多万元增值服务报酬,其中取酬上万元的有20多个,最多的达到10万元以上。乡土专家李富负责仁丰设施农业园区樱桃的技术指导与生产管理,通过有偿技术服务,年获取报酬1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起草制定《全省职业农民生产技能考核评价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省会议动员部署,在今年职业农民培育中全面推开考核评价工作。”该人士表示,全省将实施“三晋新农民鲲鹏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全省持证职业农民达15万人以上,中高级技能持证比例达50%以上,在全国率先建立农业职业技能评价标准与体系,打造一支适应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队伍。今年的重点任务是实施职业农民持证“221引领行动”,全省培训职业农民5万人,力争考核合格颁证人数达4万人以上,其中初级2万人、中级2万人、高级1000人。
“后续将继续完善标准体系,今年要重点启动编制干果、食用菌等方面的技能标准,加快形成涵盖我省主要农作物种植品种和畜禽养殖品种的技能评价体系。”该人士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度引导各地对持证农民在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等方面优先支持,在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中优先扶持,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竞相成长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的热情,全面推开农技人员增值服务合理取酬,支持农技人员进入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以兼职取酬、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技人员与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
(赵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