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作品真好!你从哪里买的?还是你自己雕刻的?”2019年12月7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一位观众,40多岁的样子,在一件名为《百财聚来》的根雕作品前,足足围观了半个多小时。还不时拿出手机来,从不同的角度拍照。
“伙计!你看看这个!”此时,作品的主人,站在一旁的老乔向这位观众展示了他手机里的一些照片,照片记录了他雕刻该件作品的过程。“好!好!”这位观众彻底被老乔的手艺折服,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叫好。
2016年,老乔被评为交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2018年,他参加了由中央美院主办的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2019年,他的两件作品在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上面提到的老乔,全名叫乔振平,今年63岁,交城县天宁镇下关街人。自从2012年重拾根雕旧艺,老乔的名号就不胫而走。下关街居民姓乔的很多,但是一提起老乔,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乔振平。
“他的根雕作品不止好看,还好卖。”一根根在普通人看来只能用于劈柴烧火的旧木头根,却在老乔的手里化腐朽为神奇,变成金疙瘩。2019年,老乔卖出根雕30余件。
2019年12月11日上午10点多,三个陌生人突然造访老乔的工作室。一见面,来人当中有一位就开门见山说:“我可算是找到你了!我要买你的《百财聚来》,我特别喜欢这件作品。”老乔仔细端详了讲话者。“你不就是太原展会上的那伙计吗?……”
原来,自打在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看了老乔的那件作品后,这位观众茶不思饭不想,心里一直惦记着。展会结束后,他多方打听,才找到了老乔。“说实话,我真舍不得卖这件作品,只不过这位客人是真心喜欢根雕,我想让它到了喜欢的人手里。”老乔被对方的热情所打动,忍痛割爱,将这件宝贝售出。
“老乔出名了,可是没有一点儿架子。而且还不留一手,收了不少徒弟。”一位熟悉老乔的客人认为,老乔是名副其实的交城名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个“艺术家”。
2019年夏天,一位78岁的老爷子从北京来到交城县走亲戚,参观了老乔的作品后,就在交城住了20多天。每天早上,只要老乔一开门,老爷子便如约而至。老乔在一旁雕刻作品,老爷子在一旁观摩。期间,老爷子会适时打断老乔,提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老乔都一一耐心作答。其实,老爷子名为观摩、学习,实际上是在偷艺。对此,老乔也心知肚明,但并不反感。“不管老爷子是不是同行,只要是愿意学习这门手艺,我就高兴。我也不在乎偷艺一事。”老乔说,几天下来,他和老爷子成了朋友。每天,老爷子都会请他小酌几杯,他也欣然接受。
据老乔讲,仅2019年7月份,他就正式收了两位自己找上门的徒弟,一位来自临汾;另一位来自离石,两人都是美术教师。两位徒弟在他的指导下,已经基本入门,可以独自雕刻一些小物件。
“你这是准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得知他不断收徒,而且毫无保留传授技艺的事情后,不少邻居和朋友替他着急。“我都60多岁的人了,我还保留技术做什么用?我是真想把这门技术传承下去,不能让手艺失传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肯吃苦,不愿下功夫,真正肯学,能学到精华的人不多。”老乔说,2020年,他会将根雕这门手艺带进校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