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社会对“智能”和“无人”的需求大幅提升,为整个智能驾驶行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4月16日,工信部发布了《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今年要形成支持驾驶辅助和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定和实施评估机制。
今年1至5月,国内智能驾驶领域发生多起大额投融资事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有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市场规模将超1700亿元。
可以说,智能驾驶正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比国外,我国智能驾驶有自己的特点。巨量复杂的交通路况,为智能驾驶提供了丰富数据和场景。复工复产需求和经济发展势头,为智能交通提供了广阔市场。从政府到企业和公众,对智能驾驶这一新生事物的认同度较高。一系列新基建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将为智能驾驶打造更完善的软硬件支撑。
“新基建对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布局,能够更好满足车、路、人等协同的新要求,在新一代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上更好实现互联互通。”吴甘沙说。
历史上,新技术、新应用的诞生,往往经历着蜂拥而入、泡沫破裂、重整旗鼓的阶段。在受访者看来,智能驾驶也正经历着大浪淘沙的过程,想要成为智能驾驶行业中的佼佼者,除了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更要磨砺自身,潜心钻研。
“企业要在通用技术领域有自己的原创产品,具有独家、深度的技术能力,在垂直领域要结合应用场景做到快速落地,真实地解决行业问题,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芯片等核心软硬件领域持续积累。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我国智能驾驶系统性的快进做好充分准备。”王飞跃表示。
目前,国内多家主流车企和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把人工智能和硬件设施结合,共同开发智能驾驶汽车等。越来越多的智能驾驶创业公司,自主钻研核心技术,寻找最合适的盈利模式和应用场景。面对未来,拥抱变化,求精务实,相信国内智能驾驶行业会迎来更好的成长和蜕变。
(刘诗瑶)
据《人民日报》